簡述犯罪未遂的特征
犯罪未遂是指行為人已經著手實施具體犯罪的實行行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即未達既遂的一種犯罪停止形態。我國《刑法》第23條第1款規定:“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的得逞,是犯罪未遂。”根據我國《刑法》第23條第1款規定內容,我國刑法中的犯罪未遂具有: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犯罪未得逞;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三個特征。
著手實行犯罪
是指行為人以直接犯罪為目的,開始實施對于犯罪客體構成的危險是直接性、緊迫性的,依其性質可能促成危害結果發生且為刑法分則規定的犯罪構成客觀方面所要求的行為。犯罪的實行階段和實行行為當然要有一個起點和過程,起點即“著手”,終點即“完成”。需要明確的是,著手是實行行為的一部分,而不是與實行行為緊密連接幾乎不可分割的行為;著手不是屬于預備階段的預備行為的終了行為,而是實行階段實行行為的開始,著手的出現既是確定犯罪已經開始實行的標志,又是宣告預備階段和預備行為已經終了的標志。
著手犯罪的特征
從主觀角度考慮,對于著手實施犯罪的行為人來說,其意志是直接已實施犯罪為目的的,并且已經通過客觀實行行為的開始充分表現出來,而不同于此前犯罪預備的意志。預備行為的直接目的是為犯罪創造條件,完成犯罪、危害結果發生是預備行為的終極目的或其發展的未來階段;而著手實行犯罪時,行為人卻是以直接實施犯罪為目的??傊?,著手實行犯罪的行為人的直接侵害犯罪對象的犯罪意圖即“終極目的”已經通過實行行為表現出來了;而在犯罪預備階段的犯罪故意內容尚表現為“為了實行犯罪”這一初級階段性的“當下目的”。從客觀的角度看,著手實行犯罪的特征一般情況下可表現為一下三個方面:一是著手實行犯罪的行為已經同直接客體發生了接觸;著著手應屬于對刑法保護的客體具有危險性、緊迫性之際,在有犯罪對象的場合,這種行為已直接指向犯罪對象。二是著手實行犯罪的行為是依行為的性質可能促成犯罪結果發生的行為;凡是犯罪的著手行為,都是可以引起危害結果發生的行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具有原因力作用。如果不出現行為人意志以外原因的阻礙或行為人的自動終止犯罪,這種行為就會繼續下去,知道造成犯罪結果的發生。三著手實行犯罪的行為是刑法分則規定的具體犯罪構成客觀方面要求的行為,在判斷時,應當借助我國刑法分則對各罪的規定。
認定著手實行犯罪的方法
第一是基于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的區別來排除掉不可能存在著手實行犯罪的情形。第二是根據犯意的確定狀態來認定著手。著手在主觀上以直接實施犯罪為目的,因此,其犯罪故意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表現,即行為人的犯罪故意已經達到了確定的識別狀態。第三是根據行為對構成要件所保護的客體構成的危險是否直接緊迫以及是否可能直接導致危害結果來認定著手。著手由于實施行為的組成部分,其與危害結果之間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因此,在著手的情況下,行為已經具有造成客體損害的現實可能性。如果讓它無阻礙的發展下去,必然引起危害結果的發生。與此相反,預備行為是為侵害客體創造方便條件,行為本身不能引起結果發生。第四是以作案的時間、地點作為判斷某些犯罪著手的參照物。對于同一種犯罪,由于作案時間不同,判斷犯罪著手是應加以相對的區別。
特殊情況下的著手的認定
一是不作為犯的著手,認定時分為兩種情況:對于純正不作為犯來說,其作為的義務是先定的或預先的,著手的開始依賴于對該義務的明確的違反;對于不純正不作為犯來說,其作為的義務往往是以“作為可避免危險”或“無作為則有危險”的模式產生的,其著手在危險確認后。二是間接正犯的情況下的著手,從主客觀統一的角度出發,當間接實行者在通過他人犯罪故意的支配下,開始實施包含著危害結果發生危險的誘導他人犯罪行為,即是實行的著手。因此,其著手應該以利用者即間接實行誘導危險行為的著手為標準。三是個隔離犯的認定只能以行為地的行為標準。行為人在行為地開始實施犯罪,就以為者隔離犯已然著手,但是該行為地應是依行為的性質可能促成危害結果發生而又為犯罪構成客觀方面所要求的行為之發生地,而非其他行為地。四是復合行為犯犯罪。必須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實行行為才能構成的犯罪。六是共同實行犯的行為是一個整體,因此只要一個人著手實行犯罪,整個犯罪就應視為已經進入著手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在場的其他共同犯罪人尚未來得及親手直接實行犯罪,已經著手實行的共同犯罪人就被意志以外的原因所制止而使整個犯罪未得逞,那么,全部共同犯罪人都應當承擔犯罪未遂的刑事責任,而不能對未著手的人以犯罪預備論處。
綜合以上內容看來,犯罪未遂的特征還是多種多樣的,所以我們一定不能存在僥幸心理,切記不可觸犯法律,犯罪未遂也會被國家法律制裁。如果您對上面的問題相關知識還有什么問題,律霸網為您提供免費的線上服務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工工傷已得到了工傷賠償了單位要開除怎么辦
2020-11-23侵權責任侵權方會賠償多少
2021-03-04侵犯哪些人格權利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1-01-25婚后買房怎樣才能屬于個人財產
2020-12-16沒領結婚證算事實婚姻嗎?
2021-01-18怎么處理未婚同居期間的債權債務?
2021-02-02違反限購政策買房協議有效嗎
2021-02-07入職合同簽訂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哪些
2021-03-15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
2020-12-25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調崗后沒采用書面形式但員工已就崗,什么時候提出異議有效
2021-03-16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范圍
2020-12-21辦理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程序,在什么情形下人壽保險會拒賠
2021-03-08新型人身保險產品謀求發展的對策
2021-02-28也談無證駕駛造成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1-01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3-26保險公司未盡到告知義務酒駕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5肇事逃逸能走保險嗎
2021-03-16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