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是一種法定權利。
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必須由法律直接加以規定,即只能由法律加以創設,而不能根據當事人之間的約定而產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第118條規定:“出租人出賣出租房屋,應提前3個月通知承租人,承租人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購買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三十條規定:“出租人出賣租賃房屋的,應當在出賣之前的合理期限內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購買的權利。”這些規定都是承租人享有優先購買權的法律依據。由于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是一種法定權利,因而其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法律效力。
(二)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是一種具有物權性質的請求權。
1、物權設定時必須公示。所謂公示原則,是指物權的各種變動必須以一種可以公開向社會顯示,并能取信于公眾的外部表現方式予以展示,方能生效的法律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二條規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財產的,財產所有權從財產交付時起轉移,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從這一規定內容看出,我國現行法律在物權公示立法上所采取的是以成立要件主義為原則、以對抗要件主義為例外的折衷主義。
國務院《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條例》第六條規定城市私有房屋所有權移轉應進行登記,《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八條、第二十五條規定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亦應進行登記。這應看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二條所指“法律另有規定”的情形。由于租賃權的物權性,基于租賃權而產生的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也自然具有物權性質。
2、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雖然不能直接對租賃物享有權利,但能直接對抗第三人,且承租人只要在同等條件下就能依自己的行為使權利發生變動,這明顯區別于設立、變更或消滅必須由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來完成的債權。
(三)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是一種附限制條件的形成權。
所謂形成權,是指由法律賦予的權利人僅憑自己的單方行為即可使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由于承租人一旦行使優先購買權,即可依法排除出租人將租賃物出賣給他人的可能,而在其與出租人之間形成買賣租賃物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此,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是一種形成權。承租人僅憑自己的單方意思,即可與出租人形成以出租人與第三人同等條件為內容的買賣合同,無須出租人承諾。
又由于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以同等條件為前提,因此,其又是一種附限制條件的形成權。
(四)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是一種期待權。
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并不是承租人在任何時候都能享有的一種現實權利,在出租人出賣租賃物之前,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僅僅表現為一種可能性。只有在特定的法律事實出現,即當出租人出賣租賃物時,承租人才能實際行使優先購買權,使這項權利由可能性變為現實性。因此,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發生于出租人轉讓租賃物所有權之時,在此之前,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只是一種期待權。
(五)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是一種專屬權。
由于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是根據法律規定而產生的,這種權利僅屬于承租人本人,故不能轉讓和繼承。但是,如果承租人承租租賃物是供家庭成員共同使用的,則承租人死亡時,承租人的家庭成員應視為享有優先購買權。
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必須由法律直接加以規定,即只能由法律加以創設,而不能根據當事人之間的約定而產生。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表示購買的,視為放棄優先購買權。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業性化學中毒怎么認定
2020-11-23非法排污水怎么處理
2020-12-292020金融消費者權益如何保護
2020-11-262020刑事拘留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52020年什么情況下累犯能判緩刑
2021-03-06什么是拆遷安置房,拆遷安置房離婚如何分割
2020-11-23提存后發生怎樣的效力
2021-01-17勞動合同期限空白可以嗎
2021-03-20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員工勞動關系轉移有補償金嗎
2021-01-14建筑勞務是否可以分包給個人
2021-01-16什么是職業病,哪些職業容易患職業病
2021-03-07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
2021-02-02各種事故保險理賠詳細程序
2020-11-30保險合同內容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0保險法調整范圍有哪些
2021-03-03管理保險代理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6運輸工具保險的險種
2020-12-09土地流轉后,土地被征收應該屬于誰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