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的刑事責任
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具體刑期由法官根據具體情況決定。
《刑法》第133條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交通肇事罪的,責任人要承擔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責任,但交通肇事逃逸的,則要承擔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刑事責任,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承擔七年以上刑事責任。
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形
(1)被害人當場死亡,行為人明知被害人已死亡,為逃避處罰而逃逸。
行為人雖有逃逸行為,但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沒有因果關系,不符合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對行為人的行為以交通肇事罪定罪,按照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惡劣情節處以3至7年有期徒刑。
(2)被害人當場死亡,行為人并不知道被害人已死亡,但被害人的生死于不顧而逃逸。
行為人雖有逃逸行為,主觀上具有放任的故意,但與被害人的死亡沒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不符合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對行為人的行為應當以交通肇罪定性,按照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惡劣情節處以3至7年有期徒刑。
(3)被害人損傷特別嚴重,即使及時搶救,受害人的生命也無法挽救。
行為人為逃避責任而逃逸,對死亡結果的發生聽之任之,行為人的逃逸行為對死亡結果的發生并無實質上的因果關系,也不屬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應以交通肇事后逃逸處以3至7年有期徒刑。
(4)在逃逸過程中再次發生交通事故致他人死亡的。
可分為以下二種情況:其一第一次肇事后,逃逸途中只注意吸取教訓,而忘記其他義務導致再次發生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行為人的兩行為均構成交通肇事罪。其二行為人肇事后,逃逸途中以盡快的速度逃跑且不顧多數人的生命安全導致多人死亡,主觀故意由過失轉化為故意,其行為侵害的客體是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安全,屬于危害公共安全,對行為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
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交通肇事罪的,責任人要承擔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責任。交通肇事逃逸要承擔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刑事責任,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承擔七年以上刑事責任。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兒子可以做父親的辯護律師嗎
2020-12-20強制拆遷新規定亮相:八道程序不能少
2020-11-16銷售數據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1-06泉州商標注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12020無犯罪記錄證明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02工傷可以申請仲裁解除無無期有賠償嗎失業金能不能拿到
2020-12-18離婚精神損失賠償是怎樣的
2021-01-31反抗家暴錘殺丈夫,法院會輕判嗎
2021-02-192020輕微傷有等級嗎
2021-01-20簽定入職擔保書違反勞動法嗎
2021-02-11競業限制的補償金包含在在職工資里是否違法
2020-11-21免責條款有何用
2021-03-13什么情況必須先進行勞動仲裁
2020-12-24勞動糾紛收集證據如何才是有效的
2021-01-26母親改嫁女兒未改姓死亡保險金應怎樣給付
2020-11-19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保險公司超過判決書規定日期不給錢有什么辦法
2021-02-10保險公司理賠時會調取監控嗎
2021-01-10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