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賠償責任的劃分建立在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基礎之上。交通事故責任的認定,在我國有統一的規定,分為全部責任、主要責任、同等責任、次要責任和無責任。我國《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等一系列法律在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基礎上,對交通事故的賠償責任進行了較為粗略的劃分。
具體內容如下:
1、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2、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的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10%的賠償責任。
3、受害人和機動車一方對交通事故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由雙方分擔損失。
4、交通事故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交通肇事認定標準
根據刑法第133條的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應當立案追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0日公告、11月21日起施行的《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死亡1人或者重傷3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3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第2條第2款規定,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1)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2)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3)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4)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5)嚴重超載駕駛的;
(6)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追究。應當注意,對于交通肇事案件是否決定立案,一是要分清事故責任,二是要看是否符合上述司法解釋的具體標準。如果行為人只有違章行為,并未造成嚴重后果的,則不以犯罪論處,不予立案。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等級
交通事故責任通常分為五級:全部責任、主要責任、同等責任、次要責任和無責任。交通事故責任的劃分是彼此對應的,即全部責任對應無責任、主要責任對應次要責任、同等責任對應同等責任。
通過閱讀上文,我們對這個問題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小編在這里提醒大家,發生了交通事故千萬不要逃逸,要積極接受相關檢查承認錯誤,那么判罰相對較輕。如果您還有更多的疑問,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傳銷的查處舉報機關有哪些
2021-02-28賭博200萬流水能判多久
2020-12-27什么是國家賠償?
2020-12-16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內容
2021-02-24勞務合同中的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0-11-22經濟適用房抵押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6出售違建合同有效嗎
2021-01-19不可抗力發生時索賠的處理原則
2021-01-18房屋延期交付有賠償嗎
2020-12-25放棄繼承權允許撤回嗎
2021-02-01購房合同上寫的兩個人名字,辦房產證必須都有嗎
2020-12-13簽訂集體勞動合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2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多久生效
2020-12-17降低損失的退保技巧有哪些
2020-12-22人身意外傷害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3解除航程保險合同的限制條件是什么
2020-11-10保險合同的變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0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4免責條款未作明示 保險公司理應賠償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