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包括五個普通階段以及一個特殊階段,普通階段指立案、偵查、起訴、審判和執行。如果情況較特殊還包括一個特殊階段,即死刑復核程序、審判監督程序。刑事訴訟是法定的國家機關(如檢察機關和法院等)行使國家刑罰權的活動。刑事訴訟目的在于公正的處罰和有效的矯正。
解釋
犯罪構成,是指依照我國刑法規定,決定某一具體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及其程度,為該行為構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觀和主觀要件的有機統一,是使行為人承擔刑事責任的根據。任何一種犯罪的成立都必須具備四個方面的構成要件,即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犯罪客體和犯罪客觀方面。犯罪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依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自然人或單位。
犯罪主觀方面是指犯罪主體對自己危害行為及其危害結果所持的心理態度。行為人的罪過(包括故意和過失)是一切犯罪構成都必須具備的主觀方面要件,有些犯罪的構成還要求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特定的犯罪目的。
犯罪客體,是指刑法所保護而為犯罪所侵犯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犯罪客觀方面是指犯罪活動的客觀外在表現,包括危害行為、危害結果。某些特定犯罪的構成還要求行為人的行為發生在特定的時間、地點或者損害特定的對象等。
犯罪構成有助于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對準確、合法、及時地同犯罪作斗爭,切實有效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保障無罪者不受非法追究,具有重要意義。[2]
要件
犯罪構成的各個要件在眾多的事實特征中,哪些可以作為犯罪構成的要件,是由立法者加以選擇之后,由刑法加以規定的。這也就決定,當某人的行為符合了刑法規定的某犯罪構成的要件時,也就意味著觸犯了刑法。
犯罪構成的要件是指對行為的性質及其社會危害性具有決定意義,而且是該行為成為犯罪所必需的那些事實特征。換言之,任何犯罪都可以由很多事實特征來表明,但是,并非每一個事實特征都是犯罪構成的要件。具體到某一事實特征來說,能否成為犯罪構成的要件,有一項客觀的標準,即看其對于決定行為的性質及其社會危害性有無意義,是否是該行為構成犯罪所不可缺少的。
主客觀要件的總和任何犯罪之中都包括一系列的要件,這些要件的總和就形成了某種犯罪的犯罪構成。
相對來說,罪行的成立的規范了犯罪標準,正是因為有了法律的強制要求,我們所生存的國家才會更加繁榮昌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勞動法辭退員工補償有哪些規定
2020-11-11環保超標有刑事責任嗎
2021-02-15非法集資股東有刑事責任嗎
2020-11-09連帶責任保證是否應當在保證期內起訴
2021-01-13農民工工資拖欠是否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021-03-08可以將贈與房產要回嗎
2021-02-14代書遺囑有效的條件
2021-02-04未取得產權的集資房離婚怎么分
2020-11-20房貸新政下毀約能否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17別人拿你的房產證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23合同保全有哪些措施
2021-01-30為什么集資房五年后才能交易
2021-01-06國際鐵路聯運貨損的索賠時效和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16剎車失靈乘車人跳車受傷交強險怎么賠償
2021-03-03達到人身意外傷害標準的應該滿足哪些要件
2021-01-22人身保險受益人需要承擔義務嗎
2021-02-25人身保險傷殘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
2021-01-10保險合同違約的類型
2021-01-15航空公司騙旅客下機改簽延誤應如何理賠
2021-01-24賠償案件審理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