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罪的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自然人不能成為本罪主體。首先,無論從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客觀行為,還是社會危害性上看,本罪均不是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其次,對過失致人死亡的結果的預見,要求行為人具有一定的認識能力和辨別能力。年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由于身心發育尚不成熟,知識水平及對客觀事物的觀察和認識能力、對自身行為可能造成的危害結果的認識,都有一定局限性,所以,他們是限制行為能力(含責任能力)人,因此,法律上不要求他們對過失行為負刑事責任。本次刑法修訂中于第17條將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自然人應負刑事責任的犯罪中的“殺人罪”明確界定為“故意殺人罪”,其意亦在于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訂代理合同簽訂流程包括哪些環節
2020-12-16什么時間簽訂政府采購合同
2021-01-20輕微傷抓人有時間期限嗎
2020-11-15交通事故中沒有足夠的搶救費用該怎么辦?
2021-01-26勞動者口頭申請辭職是否有效
2021-02-13個人財產如何繼承給孩子
2020-11-17股權質押合同什么時候生效
2020-11-18合同變更的原因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23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2021-01-05法院可以調取微信聊天記錄嗎
2021-01-24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1房多錢少購足人身保險再投資方為御險上策
2021-03-13建筑工程質量保險合同中權利轉讓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2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權爭議上訴案
2021-01-19獲賠17萬 隨州國壽新簡身險理賠第一單
2021-02-02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1-03-04集體土地怎樣進行轉讓
2021-01-08拆遷時,門面房與普通住宅補償有什么不同
2020-11-09因拆遷引起的房產證事項法院會受理嗎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