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建筑是指未經規劃土地主管部門批準,未領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臨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擅自建筑的建筑物和構筑物。根據城鄉規劃法的規定,在城市、鎮規劃區內進行建筑物、構筑物、道路、管線和其他工程建設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鎮人民政府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我國法律明確規定,拆除違章建筑和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不予補償。強制拆除的程序:
1、立案。立案就是執法部門對于發現或接到投訴、舉報等事實或者材料后,認為有違法事實發生或存在并需要追究法律責任時,決定把它作為行政案件進行查處的一種活動。有權立案查處違章建筑的行政機關是:
(1)規劃局或者規劃委員會。這是法定部門,城市里的違章建筑由它來管。
(2)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也就是俗稱的城管,城管有沒有權利來管違章建筑,主要看它是否得到省級政府的授權。
(3)鄉、鎮人民政府。它的執法范圍是鄉、村莊規劃區范圍內,簡單講就是在農村的違章建筑由它來管。
2、調查。在調查中,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調查人員不得少于2個人。
(2)調查人員要主動出示執法證件。有兩個作用:一是調查人員必須具備執法資格;二是防止沒有執法資格的人冒充執法人員進行執法活動。在實踐中很多地方得執法人員在調查時往往是不出示執法證件的。面對這種情形,建議被處罰的人可以主動要求他們出示證件,并記錄下他們證件上的相關信息(比較重要的信息有姓名、編號等),這樣方便日后維權。
(3)在被詢問以及在簽署筆錄時要謹慎。
3、決定。
(1)告知,聽取陳述、申辯。這個主要是保證被處罰人的知情權、陳述權、申辯權。執法人員在作出處罰決定前,一般會書面告知被處罰人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和依據。被處罰人有權陳述、申辯,如果執法人員拒絕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
(2)聽證。聽證是指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過程中,在作出決定前,由非本案調查人員主持,聽取調查人員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和行政處罰建議與法律依據,并聽取當事人的陳述、舉證、質證和申辯及意見的程序活動。《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
4、處罰決定書的送達和執行。執法機關如果決定要進行處罰,會作出并向被處罰人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阻止專利實施是否屬于侵權
2020-11-22拆遷返還的宅基地可以買賣嗎
2021-01-01冤假錯案警察怎么處理
2021-01-04拖欠運費孳息怎么算
2021-01-04婚后簽署放棄產權的協議有效嗎
2021-03-14求職沒有工作經歷怎么寫
2021-03-21競業限制勞動者怎么可以解除
2021-02-24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陸上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開車撞樹上保險怎么賠
2020-12-01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怎么計算
2020-12-08保險合同的客體包含哪些
2021-01-01保險受益人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2021-03-17保險代理都應該承擔哪些責任
2020-11-20如何防范保險理賠糾紛
2020-11-20土地出讓金是稅還是費
2021-03-10鄭州宅基地建房拆遷如何補償
2021-02-02拆遷安置房能申請房屋貸款嗎
2020-12-08房屋拆遷補償是按戶口分嗎
2021-03-08房屋拆遷有營業執照能多賠多少錢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