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民自建房轉讓后拆遷款歸誰?
村民自建房轉讓后拆遷款一般歸受讓人所有,買賣宅基地后發生拆遷,此時分兩種情況,即買方屬于本村集體經濟組織人員(本村農民)和其他人,具體處理意見也有所不同:
1、本村村民:通常主要是看房屋買賣協議是否有效,如果有效,那么,拆遷補償款則直接補償給買受人,這種情況通常是“地隨房走”。想比較而言,其他人購買宅基地則麻煩的多。
2、其他人:包括非本村村民、城里人等,這種情況下,主要焦點在于房屋買賣協議是否有效,若是1999年之前購買的農村宅基地上的房屋,一般都視為合同有效,因為,在1999年才有相關政策規定城市人不可以購買農村房屋,因此,此類房屋買賣協議按照當時法律規定并沒有違法;其次,房屋若存在滅失后又翻建或者改建,這種情況下,原出賣人可能因房屋滅失而失去主張權益的情況,可能會被法院駁回;最后,如果能證明買受人享受了本村村民待遇、戶口遷入本村等等情形,也可能會認定房屋買賣協議有效。
二、農村拆遷的具體補償辦法
1、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是分開補償:所謂分開補償便指的是土地補償和土地上的附著物分離。在宅基地上建造房屋居住的,在遇到宅基地拆遷的時候就有兩種補償。一是宅基地補償,二是房屋補償。
2、土地補償方式:一般說來,對宅基地的補償有置換補償和貨幣補償兩種方式,農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貨幣補償是指在房屋征收補償中,以市場股價為標準,對被征收房屋的所有人進行貨幣形式的補償,對農民的宅基地按每平方米多少錢直接付錢給農民。值得注意的是,領取貨幣補償后,農戶不能再申請獲得宅基地。
置換補償就是在規劃的安置區域按不同低價折換成多少平方米對農民進行安置。有條件的集體經濟組織要綜合考慮被征收宅基地的面積、地理位置等情況,重新為農戶安排適合的宅基地,供其建造房屋使用。
3、土地補償標準:現行的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 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征用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青苗和附著物補償費,征地的土地補償費一般是被征地前三年平均產值的六至十倍。
在農村,因自建房轉讓拆遷而引發的糾紛是很多的,有些村民在這件事情上完全是胡攪蠻纏,即便是轉讓給了本村村民,因為當初轉讓的時候根本就沒有簽訂自建房轉讓合同,甚至都沒有來得及對集體土地使用證進行變更,這些都體現了農村村民根本就沒有法律意識。
自建房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農村自建房買賣有哪些條件,要注意什么?
農村自建房的最新申請手續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原產地標記與商標的區別
2020-12-13私人租地合同協議書沒有合同期有效嗎
2020-12-05申訴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1離婚孩子共同撫養怎么撫養
2020-12-19哪些交通事故會扣車
2020-11-15醫療后又工亡如何賠償
2020-12-27辭退也要簽字嗎
2021-03-15房產證有時效嗎
2021-01-12主張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有時效嗎
2021-03-04崗位變動員工是否要簽字
2021-01-23追討勞動合同違約金有時間期限嗎
2021-01-08合同期滿后公司終止合同應該怎樣補償
2021-03-24休產假期間社保斷一個月如何處理
2021-03-20試用期不合格也不肯離職怎么辦
2020-11-18追討加班費證據由誰提供
2021-02-27用人單位提前辦理離職手續是違法解雇嗎
2020-12-31人壽保險具體包括哪些類型
2021-01-13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有哪些
2020-12-23為什么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0-12-30保險的作用具體有哪些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