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園暴力暴打致施暴者死亡怎么判
對校園暴力致死的當事人怎樣判刑,要考慮的量刑情節是比較多的,如果當事人未滿14歲的,不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是14-17歲的,按故意傷害罪或者故意殺人罪處罰,但不適用死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二、校園暴力是什么
校園暴力是指在校園里發生的暴力事件。包括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暴行以及對學校的破壞行為。暴力行為不僅止于肢體行為所造成的傷害,也包括了其它如:語言傷害、被強迫做自己不喜歡的事、被故意陷害致造成生理、心理的傷害等?。社會變遷,道德觀念、生活習慣、思考模式、行為準則等都產生極大的改變,使犯罪率增加,犯罪年齡層下降。校園不再單純,校園暴力問題已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校園暴力屢見不鮮,已經演變成不得不引起重視的社會現象??v觀這些校園暴力事件,導火索大都是一些看似不經意的小事。我們不由要問,為什么少年如此暴力兇殘,為什么遇到問題動輒暴力解決。尚處發育期的青少年血氣方剛,年輕氣盛,遇事容易沖動而不計后果,這些都是誘發暴力事件的客觀因素。但人畢竟是有理性和教養的動物,如果能夠構建正確道德價值體系,具備寬容禮讓的健康心態,就能有效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避免過激的行為發生。暴力事件的頻發,折射出這方面工作的不足。
低齡人群的江湖習氣和“暴力崇拜”現象日趨明顯。青少年暴力行為,既有個體的心理原因,又有復雜的社會心理背景。從心理學上講,狹隘、自私、唯我獨尊、好占上風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內因,而不良社會環境的熏染、錯誤的家庭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位,是不容忽視的外因。
校園暴力暴打致死施暴者怎么判?具體校園暴力施暴者判刑要根據年齡來定,比如還沒有滿14周歲,在處罰上跟滿了14周歲人不同。校園暴力暴打致死施暴者的具體法律責任有哪些,不清楚的人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解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電動車轉彎被直行撞如何定責任
2020-11-26如何出具買房的出資證明
2020-12-19男子黑診所輸液后死亡,非法行醫鬧出人命怎么量刑
2021-02-21個人作品著作權保護期限
2021-01-05留置人員看護屬于什么
2020-11-30如何正確認識離婚損害賠償制度
2021-02-27學生在學校做游戲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7拒付加班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1-07清包工地上出了事怎樣理賠
2021-01-17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什么不同
2021-02-15保險受益權的轉讓
2020-11-27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05家庭土地承包有哪些程序
2020-12-19劃撥土地能否贈與他人,劃撥土地贈與所需證件和資料有哪些
2021-01-07如何判斷二手房是不是拆遷
2020-11-08農村“外嫁女”是否可以分得林地補償款
2021-01-04禁養區養殖場拆遷補償都有哪些政策
2021-02-24拆遷房辦房產證能改名字嗎
2020-12-26農村房屋拆遷安置費一般是多少
2021-02-17小產權房拆遷是否有補償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