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是什么
不正當有獎銷售是指經營者在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時,以提供獎勵(包括金錢、實物、附加服務等)為名,實際上采取欺騙或者其他不當手段損害用戶、消費者的利益,或者損害其他經營者合法權益的行為。
有獎銷售是一種有效的促銷手段,其方式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獎勵給所有購買者的附贈式有獎銷售,另一種是獎勵部分購買者的抽獎式有獎銷售。法律并不禁止所有的有獎銷售行為,而僅僅對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破壞競爭規則的有獎銷售加以禁止。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以列舉方式禁止經營者從事三類有獎銷售行為。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3年12月9日《關于禁止有獎銷售活動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若干規定》,對第10條加以細化,禁止以下列方式進行有獎銷售:
(一)所設獎的種類、兌獎條件、獎金金額或者獎品等有獎銷售信息不明確,影響兌獎。
(二)采用謊稱有獎或者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的欺騙方式進行有獎銷售。
(三)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超過五萬元。
(四)謊稱有獎銷售或者對所設獎的種類,中獎概率,最高獎金額,總金額,獎品種類、數量、質量、提供方法等作虛假不實的表示。
(五)采取不正當的手段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
(六)故意將設有中獎標志的商品、獎券不投放市場或者不與商品、獎券同時投放市場;故意將帶有不同獎金金額或者獎品標志的商品、獎券按不同時間投放市場。
(七)其他欺騙性有獎銷售行為。
不正當有獎銷售的行為要點如下:
(1)不正當有獎銷售的主體是經營者。有關機構、團體經政府和政府有關部門批準的有獎募捐及其彩票發售活動不包括在內。
(2)經營者實施了法律禁止的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如欺騙性有獎銷售或巨獎銷售。
(3)經營者實施不正當有獎銷售,目的在于爭奪顧客,擴大市場份額,排擠競爭對手。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6條的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從事不正當競爭,受到行政處罰的,由監督檢查部門記入信用記錄,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公示。
有關當事人因有獎銷售活動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受到侵害的,可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7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的有關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的知識,如果您還需要其他的幫助,隨時可向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收購成功要重組嗎
2021-02-09行駛證上面的檢驗有效期過期了需要換嗎
2021-03-05有限合伙持有的股票能否質押
2021-01-07放棄繼承權的決定可以自行撤銷嗎
2020-12-22什么屬于精神出軌,法律有規定精神出軌嗎
2021-02-12連帶責任是否關系到子女
2021-02-07產假期被裁員賠償標準
2020-12-24房地產稅制改革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2020-12-29競業限制合同無章有效嗎
2021-02-27人壽保險離婚能不能分割
2021-03-25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存款保險事關錢包,12件事你必須知道
2021-01-28定值保險合同包含哪些范圍
2021-03-11保險合同變更條款及事項的變更是如何的
2021-02-28汽車他人放火燃燒保險賠嗎
2020-12-13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0-11-08工費車保險賠償的法律依據,索賠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1保險公司違規理賠怎么處理
2021-01-16車撞人保險沒賠付需墊付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