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標反向假冒一直是商標侵權中爭議較大的熱點問題。不但理論界對其眾說紛紜,各國對其的法律規定也不盡相同。我國在2001年10月27日第二次修正的《商標法》對商標反向假冒行為定性為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行為,確立了我國司法界對商標反向假冒的侵權認定,但理論界對其的爭論一直很激烈,而且《刑法》并沒有對嚴重的顯形反向假冒行為做出相關規定。本文從行為人實施顯形反向假冒行為的原因出發,具體研究了反向假冒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和世界有關的立法趨勢,并對我國現行《商標法》、《刑法》的相關規定進行評析,以期具體和完善反向假冒行為的規制,保護好商標所有人、相關消費者的權益,維護好整個市場持續健康發展,促進民族企業的壯大。【關鍵詞】商標權;反向假冒;顯形反向假冒;商標功能;商標侵權【寫作年份】2008年【正文】
假冒”(passingoff)起源于英國。在17世紀的英國已出現假冒”的判例,并由此衍生假冒之訴”(actionofpassingoff)。假冒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我們通常講的商標假冒就是指狹義的商標假冒概念;廣義的假冒概念除了狹義的商標假冒外還有其它商標反向假冒和其它商標假冒。美國的假冒理論最為發達。其通常將假冒”分為:顯形假冒(expresspassingoff)[1]、隱形假冒(impliedpassingoff)[2]、顯形反向假冒(expressreversepassingoff)[3]和隱形反向假冒(impliedreversepassingoff)[4]四種情況[5]。其中顯形假冒就是指狹義的商標假冒概念,也是一般意義和通常情形的商標假冒。反向假冒(reversepassingoff),包括了顯形反向假冒和隱形反向假冒兩種情況。在當今品牌主導的市場流通領域中,隱形反向假冒相對很少見,而各種顯形反向假冒行為則在我國社會生活中頻繁發生;而且我們通常說的商標反向假冒的法律定義其實指的僅僅是顯形反向假冒的定義[6]。因此,作者在本文研討的僅是反向假冒行為中的顯形反向假冒行為。雖然我國在2001年10月27日第二次修正的《商標法》第五十四條明確將商標反向假冒規定為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但理論界對顯形商標反向假冒的認定仍然存在否定說和肯定說,所以有必要全面、深入地研究該假冒行為。下文中的反向假冒”表述均特指顯形反向假冒”。
一、反向假冒出現的原因
自1994年我國出現楓葉”訴鱷魚”案以來,商標的反向假冒在我國加入WTO、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日,已屢見不鮮。如1997年**韶關國聯實業代理訴**公司案、1998年**溫菲爾德”訴華娜絲綢”案、2002年福建首例運動器材商標反向假冒”案、2004年**富士克株式會社訴臺州市**金寶特種制線廠及**飛綸民榮紡織品有限公司案等等。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反向假冒行為的頻繁出現呢?
(一)從商標自身功能來看
現代商標理論認為,商標除了具有區別商品、識別來源的傳統功能外,還具有擴大宣傳、體現信譽的隱性功能。商標表面上只是表征商標信息的符號,但其背后卻隱藏著商標權人通過現實交易和一定的廣告宣傳才得以建立的商譽和無形價值,所以才有如萬寶路牌香煙商標價值高達310億美元、我國海爾商標價值達700多億元,春蘭商標價值達65億元,IBM”商標的價值到達512億美元等商標天價。有人更嚴重的認為:知識產權已成為社會最有價值、最為稀缺的財富,代替有形物質成為重要戰備資源”,而商標是最昂貴的知識產權!商標權產生的基礎和前提在于將特定標志與特定的商品或服務相聯系,再通過法定程序使這種聯系固定化,此時商標就成為一種受法律保護的權利。商標權作為一項法定權利,不僅體現在商標本身,而且體現在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務之間的全方位的內在與外在聯系上,它們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企業或個人注冊自己的商標以獲得商標權就是想通過它使消費者識別并認可自己的商品,而這種認可會不斷反作用于商標,即在這一商標上不斷積累消費者對該商品的良好評價,也就是企業商業信譽的建立。隨著商譽不斷在商標上積累和品牌社會的加強,對消費者來說商標,特別是馳名商標所標志的商品或服務就是商品品質的保證,消費者就會更愿意選擇和購買由該商標所標示的商品和服務。同時,商標及其表現出的商業信譽使企業擁有了不斷增長的消費群體,取得了更大的商業利益。如**可樂經過一百多年的努力,成為全球最紅的飲料商標,擁有了龐大的消費群體。而在反向假冒案件中,行為人將原商標權人的商品換上自己的商標,用人家有高質量保證的商品提高自己商品的商譽,從而割裂了原商品與商譽之間的有機聯系,用原商標權人商品的高質量保證自己的商標逐漸獲得好的信譽,同時還很可能從中獲得差價。這是一舉兩得”的方法。有些顯形反向假冒行為就是為了獲得差價,如當年楓葉”訴鱷魚”案中**公司就獲得了巨大的差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局可以匿名投訴嗎
2021-03-08沒有衛生許可證處罰多少罰款
2020-11-09企業經營異常怎么消除需要多久
2021-02-09未辦理結婚手續如何分手
2021-03-12向外國請求送達文書,請求書應載明內容
2021-03-04房屋中介合同有何法律效力
2021-01-03房屋中介欺詐怎樣投訴
2021-03-05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試用期離職是否受競業限制
2021-02-23疫情期間被隔離扣工資嗎
2021-03-09協議離婚財產分割是否有效
2020-11-18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保險合同有什么客體要件
2021-02-19本案受讓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0-12-13汽車追尾事故理賠是怎樣進行的
2020-12-25無證駕車所致財損保險會不會賠
2020-12-13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效力是怎樣確定的
2021-01-16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21-01-09保險理賠不受理通知書分別是什么
2021-02-18出讓方可以解除土地出讓合同嗎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