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損害商業信譽罪怎么判刑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對企業的商業信譽進行侵犯,造成重大損失的,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一條?【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二、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構成要件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經營者的商業信譽權、商品聲譽權和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
“商業信譽”,是指經營者在商業活動中的信用程度和名譽。包括社會公眾對該經營者的資信狀況、商業道德、技術水平、經濟實力等方面的積極評價。“商品聲譽”,是指企業投放市場的商品在質量、品牌、風格等方面的可信賴程度和知名度。經營者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不僅關系到經營者在市場上的形象,而且直接關系到其經濟利益,影響其市場競爭力的高低。所以,對于侵犯經營者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行為,刑法規定為犯罪,予以刑事處罰。
2.客觀方面表現為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
“捏造”,是指無中生有,憑空捏造虛假事實的行為;“散布”,是指以各種方式在公眾中宣傳、擴散其捏造的虛假事實的行為。既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還可以是通過新聞媒介等,捏造與散布行為必須同時具備才構成本罪。實踐中,這種不正當競爭行為是多種多樣的,常見的有:造謠中傷,低毀競爭對手;歪曲事實,損害競爭對手形象;含沙射影,貶低他人商品,標榜自己商品,等等。只要是捏造并散布了損害他人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行為,并造成了他人的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就構成本罪。應當明確,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商品信譽、商品聲譽的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或者單位實施的。當然,并不一定非要指名道姓,只要從捏造的虛偽的事實中能夠推斷出被損害的人或者單位是誰,就可以構成本罪。
3.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包括單位和自然人。
4.主觀方面由故意構成,且具有損害他人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目的。動機可能是多種多樣的,如泄憤、排擠競爭對手等,但動機不影響本罪的構成。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對企業的商業信譽進行侵犯,造成重大損失的,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訴訟的訴訟時效怎么確定
2021-01-03不是上市公司能進行股權融資嗎
2021-02-12不安抗辯權在什么時候使用
2021-02-20五保戶監護人是法定繼承人嗎
2021-01-07出國留學生怎樣結婚
2020-12-15關于事實收養關系的法律規定
2021-01-03商業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業主委員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和登記手續
2021-01-22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勞動合同爭議解決方式怎么規定
2021-02-14勞動合同中止怎么恢復
2021-02-14勞動合同跟勞務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0-11-11事業單位無社保的裁員補償標準
2020-11-15保險合同的補償性要如何體現
2021-03-09人身保險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0-12-25試論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0-12-07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1-18保險公司定損不合理怎么辦
2020-11-21對方酒后駕駛保險公司會不會賠付
2021-02-06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是怎么樣的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