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補償辦法并不能夠適應所有的土地主,如果對于當事者來說,對征地補償表示不服的,能夠通過起訴來進行嗎?根據有關的說法,如果公民對征地補償不服的,可以依照刑事訴訟法來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對通知書不服能否起訴?
新《行政訴訟法》第二條明確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該條將原先的“具體行政行為”改為“行政行為”,使得行政機關作出的接受司法審查的行為外延進一步擴展,不僅包括具體行政行為,也包括行政事實行為。因為事實行為雖然不產生行政法律上的約束力,但是對公民、法人或第三人的合法權益仍然可能造成損害,如通知書在調查核實被征地人的財產上有缺漏或者資產評估標準偏低等,就有可能損害當事人合法權益。因此,對通知書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對通知書不服能否復議?
《行政復議法》第二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行政機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行政機關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作出行政復議決定,適用本法。據此可知,通知書作為行政事實行為應當不屬于行政復議的審查對象。
征地拆遷安置補償通知書的性質
通知書是國土資源部門對相對人作出的一種行政行為,但其究竟是行政法律行為還是行政事實行為一直有爭議。
行政法律行為是行政主體為規制行政關系,運用行政權設定、變更、消滅或確認特定或不特定相對人權利義務的行政作用;行政事實行為是行政主體運用行政權實現行政規制,但未產生相應法律效果的行政作用。兩者的區別在于行政職權實施的行為是否產生法律上的約束力。通知書是在政府實施征地拆遷補償安置過程中,由國土資源部門作出的通知書。它是在既有的國家與被征地群眾之間存在的征地拆遷與補償安置關系的基礎上出臺的,通知書本身并沒有設定、變更、消滅、確認行政法律關系,而是為了落實 “兩公告一登記”的要求,對被征地群眾進行登記的程序進一步落實,是補充已經生效的行政法律行為而實施的行為。因此,通知書應當屬于行政事實行為。
刑事復議法當中也規定了,如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侵犯,應該按照國家的征地補償標準來進行人民法院的起訴,所以能夠證實征地補償辦法,也只是適用大部分人的情況,極個別的情況就會發生,不服征地補償的現象。
2020農村征地補償新政策
征地補償協議書是怎樣寫的?
陜西苗木征地補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案件多長時間應當立案
2020-12-09申請工傷后是否可以起訴侵權人
2021-01-11不合適的律師該怎么解聘呢
2021-01-29如何判定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0-11-19交通事故逃逸處罰標準
2021-01-01交通事故協議書范文怎么寫
2020-11-28離婚孩子探望權誰決定
2021-02-06父母如何起訴子女索要贍養費
2021-03-23買賣二手房違約法院調解要多長時間
2021-02-16超市購物車小孩摔死,應當由誰負責
2020-12-05競業限制補償金如何生效
2020-12-26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勞動爭議案件拘留多久
2020-11-10人身保險有哪些特殊性
2021-01-21人身保險合同主要采取的限制是怎么樣的
2020-11-08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及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案例分析
2021-01-17人身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1-26交通事故對方不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1-01-04雇主責任保險有拒賠的情況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