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可能會對一畝園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產生疑問,尤其是土地數比較多的朋友,了解這個問題也能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權益。當然隨著征地的進程,國家也是出臺了相應法律的。接下來就由小編結合相關的法律,對一畝園征地補償標準這個問題做出詳細的解釋。
一、一畝地征地補償標準
一畝園征地補償=土地種類×畝產量×該類土地補償標準
土地種類:土地種類、稻田、專業菜地、魚塘、旱地、果園、茶園、水塘、渠、壩等
青苗補助費=果樹種類補償×青苗生產期標準×果園面積
果樹種類:油茶、油桐、苗木、花卉、藥、材桃、李、梅、橙、板栗、奈李、柚、葡萄、核桃等其他果樹
林木種類:杉樹、國外松、樟、梓、楠、稠、馬尾松、泡桐、其他喬木、其他樹木及竹類
青苗生產期標準:果樹類按栽種年限劃分;林木類按樹苗高度和胸徑來劃分。
附:水池、糞池、井、排水溝、曬坪、擋土墻護坡、圍墻、水渠、墳地等按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一般按市場價格進行補償。種類劃分與各類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物價局定價。
二、法律依據
根據我國征地補償征地補償和安置中
第十一條 征收土地方案由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擬訂,經依法批準后,市人民政府應當將批準征地機關、批準文號、征收土地位置、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登記的地點和期限等,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辦事處)和村、組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
第十二條 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不得在征地范圍內搶栽、搶種農作物和改變土地用途。搶栽搶種的農作物不予補償,改變土地用途按改變前的土地用途予以補償。
第十三條 在征地期限內,公安、工商、房產、規劃等有關部門應暫停辦理戶口遷入、分戶、發放營業執照和房屋改建、擴建、抵押、租賃、買賣等有關手續。在征地期限內,因出生、婚嫁和軍人復員退伍等確需要入戶或者分戶的,經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核實后,由公安機關辦理。
第十四條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被征收土地上有建(構)筑物的,還應提供有關建(構)筑物的合法證件。
第十五條 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經批準的征收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辦事處)和村、組予以公告,并聽取被征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意見。
第十六條 對征地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市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收土地的市人民政府裁決。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征收土地方案的實施。
第十七條 征地補償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拒不領取征地補償費用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以被征地方的名義將其征地補償費用予以專戶儲存。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的期限內交出土地。
第十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挪用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征地補償費用和其它費用
第十九條 征收土地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征地補償費用包括征地統一年產值綜合補償標準(區片綜合地價補償標準)和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費。
第二十條 征地補償費中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保管。經村民會議同意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有條件將土地補償費用于發展生產,解決農民生活出路的,可以統一安排使用;被征收的土地屬于農民承包經營的土地或者自留地,經村民會議2/3以上的成員或者2/3以上的村民代表同意,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可以調整其他土地的給被征地農民,但質量和數量不相當的,可以給予被征地合理補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未能調整其他土地給農民,且又未解決農民生活出路的,應將不低于80%的土地補償費一次性支付給被征地農民用于發展生產、自謀生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依照前款規定取得的土地補償費應當設立專戶管理,用于發展生產和被征地農民的生活補助。土地補償費的使用應當由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的成員表決確定,收支情況至少每6個月公布一次,接受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村民監督。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截留、挪用、侵占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使用土地補償費。區片綜合地價區域的土地補償費按照區片綜合地價補償標準的40%計算(未利用地按照100%計算)。
第二十一條 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費。
(一)被征收土地上有青苗的,按本辦法規定標準予以補償(見本辦法附件)。
(二)被征收土地上的建(構)筑物、樹木等,本辦法有規定的按有關規定補償(見本辦法附件),本辦法沒有規定的由雙方約定標準進行補償;本辦法沒有規定又約定不成的,由市人民政府根據損失實際價值確定。
(三)征地預告通知發布后,在擬征收的土地上搶種的農作物、樹木或搶建的設施,不予補償。
第二十二條 被征收土地上的房屋,其房屋產權、面積、結構、使用性質、建筑年限的認定,均以征收土地公告前土地使用權證和其它合法證件為依據。
第二十三條 拆除違法違章建筑和有合法證件注明國家建設需要時無條件拆除的臨時建筑,不予補償。
第二十四條 因國家建設需要,收回借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耕種的國有土地,只對青苗進行補償,簽訂了借地協議的,按協議履行。
第二十五條 需臨時使用集體土地的,土地使用者應當與有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簽訂臨時使用土地合同,并按合同或參照統一年產值標準扣除耕管的投入成本后進行逐年補償,臨時使用土地期滿后造成土地破壞的,土地使用者應當負責復墾,沒有條件復墾的,應當支付土地復墾費,專項用于土地復墾。
第二十六條 征收土地范圍內墳墓的遷移按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執行。應當補償的,按規定標準給予補償。墓主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自行遷移墳墓;逾期未遷移的,視為無主墳,由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處理。
第二十七條 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的征地補償標準和移民安置辦法,按照國務院《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和省政府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八條 征收土地后,安置補助費可以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在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養老、失業、醫療保險等費用。區片綜合地價區域的安置補助費按照區片綜合地價補償標準的60%計算(未利用地無安置補助費)。
第二十九條 被拆遷的房屋需要重建的,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不得突破《貴州省土地管理條例》的有關用地限額規定。
第三十條 被拆遷戶重新申請用地建房的必須按有關規定辦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安排重建用地。
(一)房屋產權人在它處另有宅基地已達到規定用地面積標準的;
(二)征地預告通知書公布和房屋拆遷范圍確定后,利用各種關系遷戶口、突擊分戶的;
(三)既無承包土地,又無住房的搭寄戶;
(四)非法占地修建建筑物的。
由此可見,一畝園征地補償標準是根據土地具體種植種類或是說具體用途來規定的,同時,有一種情況是不按當前用途來賠償的,那就是在征地前在土地上搶種改種其他的農作物,在這種情況下,賠償金是要按照原來的種植作物的賠償方法來算的。
征地補償維權方式有哪些
福建省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辦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名冊在哪里查詢
2020-11-19執行董事和總經理誰大
2021-01-21責任免除是對誰承擔責任的限制
2020-12-31怎么讓法官調解離婚
2020-12-26哪些財產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05勞務關系九級受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8合同無效認定有哪些部門負責
2020-12-24拆除違法建筑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26第三人代為履行后怎么追償
2020-11-13意外險九級傷殘怎么賠
2021-02-07產品責任險與雇主責任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15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2-13追尾但是損失不大要報保險嗎
2021-02-24保險公司能否因肇事逃逸免責
2021-01-06銀行貸款抵押購房為什么要買保險
2020-11-18離婚后保單受益人要更改嗎
2021-02-07保險理賠需要哪些流程,保險理賠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5投機性預期利益不可保險
2020-12-15農村開荒地能不能流轉
2020-12-14土地流轉后農民怎么辦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