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在良鄉監獄召開減刑、假釋宣判大會,十幾名符合假釋條件的服刑人員,在領取了法院假釋裁定書后與他們的家人團聚被假釋回家。
落實北京市公檢法司四部門聯合出臺并于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關于對監所罪犯假釋工作的規定》,連日來,市一中院分別在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市監獄管理局清河分局清園監獄、良鄉監獄等召開減刑、假釋宣判大會,對93名罪犯予以假釋。
據悉,到本月31日之前,僅市一中院就將對超過百名以上符合《刑法》規定條件的服刑人員作出假釋處理,此舉是本市法院從未有過的“大赦”,也是對于監獄服刑人員從強制改造轉入教育感化的一次大膽嘗試。
據介紹,我國《刑法》規定,對于刑期過半、認罪服法、不再危害社會的罪犯可以作假釋處理。但是過去由于法律規定的條款比較宏觀,每年法院對于服刑人員中作出假釋處理的多半限于家庭情況特殊或是老年、婦女服刑人員。而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的一項調查表明,假釋后重新犯罪的人員比例大大低于減刑后重新犯罪人員的比例。原因是對于刑期未滿的服刑人員作出假釋處理后,這些服刑人員絕大多數對政府和社會都有一種感激之情,他們認為自己能夠提前出獄與家人團聚,是政府對自己的信任。此外由于本市目前已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社區矯正體系,被假釋回家的罪犯有專門機構進行管理,所以再犯罪的概率很小。
此次四部門新出臺的《關于對監所罪犯假釋工作的規定》,對于假釋人員的標準作出了具體詳細的規定,如對判處死緩、無期徒刑、有期徒刑10年以上、5年以上、5年以下的罪犯如何適用假釋等都作出了明確規定,同時按照《刑法》的有關條款規定了5種情況不得假釋。
據介紹,在市一中院召開的減刑、假釋宣判會上,服刑人員家屬代表表示,感謝政府在新春佳節到來之前讓他們合家團聚,給了他們一個完整的家庭。服刑人員代表說,假釋后自己回到社區一定繼續好好改造,回報政府對他們的信任。
名詞解釋:假釋
假釋是相對于釋放而言。服刑人員在沒有完成刑期前,對其有條件給予人身自由,在監所外面繼續完成刑期稱為“假釋”。按照目前北京市的有關規定,假釋人員要參加社區矯正,服從社區矯正規定每月要參加一定數量的社區勞動、外出實行請假制度等的要求,但是其可以打工、求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競拍之后出限購政策
2021-03-12定金是合同額度的多少
2021-03-12酒駕撞死人怎么判
2021-03-13個體診所助理醫師獨立執業如何處罰
2021-01-13同時有兩個違法主體如何處罰
2021-01-18家暴告誡書出臺 取證有新招
2021-02-24法定監護人有哪些
2020-12-23商鋪可以贈予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12超市顧客摔傷保潔公司賠償是怎樣的
2021-03-01離婚了房產證是兩個人的名字還需要更改嗎
2021-02-08非工傷醫療期滿后如何賠償
2021-03-15勞務分包內部承包協議是否合法
2021-02-03工廠火災保險能全賠嗎
2021-01-06投保人應該履行什么義務
2020-12-23“保險最大誠信原則”在保險理賠中的適用
2021-02-12個人土地承包合同書
2021-01-10個人協議出讓國有土地違法嗎
2021-02-05政府違法占地需要賠償給行政相對人嗎
2021-01-31因修建高鐵拆遷時,怎么提高拆遷補償
2021-02-23城市房屋拆遷補償與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