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賠償糾紛車輛損失標準是什么?
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下列財產損失,當事人請求侵權人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維修被損壞車輛所支出的費用、車輛所載物品的損失、車輛施救費用;
(二)因車輛滅失或者無法修復,為購買交通事故發生時與被損壞車輛價值相當的車輛重置費用;
(三)依法從事貨物運輸、旅客運輸等經營性活動的車輛,因無法從事相應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合理停運損失;
(四)非經營性車輛因無法繼續使用,所產生的通常替代交通工具的合理費用。
第(一)項中的維修被損壞車輛所支出的費用,就是被損壞車輛的修車費。修車前,最好和保險公司、對方當事人協商好,否則理賠時比較麻煩,保險公司會不認可許多維修項目。對方當事人也會找理由拒絕賠償其中一些項目;車輛所載物品的損失,就是車上的貨物,需要提供相應證據證明貨物因交通事故已經丟失或損壞,應盡可能防止損失擴大,否則擴大的損失要求對方當事人賠償較難獲得法院支持;車輛施救費用,就是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相關施救單位出動人員、消防車、拖車、救護車等對事故人員、車輛進行現場施救所發生的費用。
第(二)項中車輛滅失(如車輛發生交通事故時著火已經燒毀、掉入河中被沖走等)或者無法修復(大部分損壞,已無修復價值),為購買一臺交通事故發生時與被損壞車輛價值相當的車輛重置費用需要由當事人提出申請,并由法院指定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鑒定,出具鑒定報告,得出車輛重置費用具體數額。
第(三)項中的合理停運損失,《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是否包括被損壞車輛停運損失的批復》已經明確支持,在具體適用本條過程中,當事人應當收集相應證據(如修理廠進出廠的日期證明、修理工時證明、提車單、交警扣車天數證明等),由法官綜合案件具體情況酌定。
第(四)項中的通常替代交通工具的合理費用,現實中主要指私家車被損壞后,無法繼續使用租車或打車的費用,在司法實踐中一般由法官根據個案,從必要性、合理性等角度酌定,一般支持的數額較少。
二、輛貶值損失問題。
當前涉及機動車貶值損失案件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類:待銷售車輛遇損、交通事故中車輛受損。具體的裁判處理中,部分法院以此類貶值損失無法律依據而駁回。有的法院以評估機構的評估報告為據直接予以認定。對此有必要分析具體情況進行統一。民一庭討論后認為,對此類損失的認定應區別情況,謹慎適用。
首先,對于貶值損失,并非法律明文規定的賠損范圍,對其內涵、外延缺乏統一的規定,而在訴訟案件中,多是針對車輛在事故后除維修費用外,就車輛交易價值或適用性能上所遭受的貶損,即更多的體現為車輛交換價值的損失。因此尚無法就此項費用明確列為法定的賠償項目。
其次,侵權賠償案件中,適用侵權法的賠償目的主要是用于填補、回復,而不在于履行利益的實現,因此事故后,車輛所受損失的范圍也僅是對其的修理、維護費用的賠償,上述貶值損失的目的也已超出侵權賠償的范圍。
第三,就目前審理的案件中,當事人對其主張的車輛貶值損失,雖有評估機構的估價結論支持,但此種估價評估,多是參照二手車交易的評估方式,將車輛列為待銷售的車輛與同類型未發生事故車輛的交易價格進行比對后得出的差價,即認定為貶值損失,而侵權案件是對被侵權人及其財產所受損失的賠償,而該項財產在侵權發生是用于交通運輸而并非交易商品,因此,要讓侵權行為人預見到事故車輛可能進行的商品交易是缺乏依據的,同時,交易價格上的損失也不符合侵權法上的填補功能的賠償目的。
一般來說,如果發生交通事故而對方全責的話,針對于相關的車輛賠償問題,首先要根據受害者的實際相關損失來進行賠償。如果車輛無法進行修復的話,那么就只能夠將該車輛進行報廢,要求責任方賠償同等價值的車輛給予受害者。
交通事故被撫養人生活費計算
交通事故車輛鑒定費用誰承擔?
交通事故工傷賠償所需什么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勞動糾紛怎么辦
2021-02-10投訴不處理是否可申請復議
2021-01-27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受讓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6如何區分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轉讓與合伙財產的轉讓
2020-11-30房屋贈與過戶費用包括哪些
2021-01-07違約損害賠償與侵權損害賠償的不同
2020-12-03哪些交通事故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1-01-01申訴和再審不是一回事嗎
2021-02-12請人裝修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0租住房租墻皮脫落怎么處理
2020-12-03勞動合同期限怎么填
2021-01-02意外傷害保險及其類別
2020-12-08人身保險合同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1-03-16保險理賠員駕車撞事主 車主趴車頭被甩開
2020-12-12三七責任事故如何理賠
2020-12-05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2020-11-30一車投保兩份交強險能否都獲賠
2021-01-29CIP 運費和保險費付至(……指定目的地)
2021-01-30土地承包合同的期限有多長
2021-03-24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