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盜竊破壞電信設施案件呈迅速上升的態勢,嚴重危害了國家通信安全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據文會國代表介紹,2007年,公安部、中央綜治辦、國家發展改革委、信息產業部等8個部委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打擊盜竊破壞電力電信廣播電視設施違法犯罪的專項斗爭,重視程度不可謂不高,打擊力度也不可謂不大,但效果并不如人意,盜竊破壞電信設施的活動依然猖獗。
以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為例,該公司2007年便發生盜竊破壞電信設施案件14萬余起,造成經濟損失93766萬余元,發案率同比2006年上升了58.4%,經濟損失上升了66.8%,其中湖南分公司2007年發案10562起,經濟損失13000余萬元,尤其嚴重的是,在2008年年初冰災期間,受災嚴重的湖南郴州、衡陽、懷化等分公司盜竊搶奪通信電纜的現象時有發生,共發案1619起,造成經濟損失1460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發案上升660%,經濟損失上升697%。
人大代表提議修改司法解釋再定義“嚴重后果”
對此,文會國代表憂心如焚,他說,盜竊破壞電信設施的犯罪活動之所以呈現出難以遏制、逐年上升的趨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條原因就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破壞公用電信設施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不能對犯罪分子形成有效的威懾,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對盜竊破壞電信設施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
據了解,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24條已規定,破壞公用電信設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但是,文會國代表指出,目前《解釋》所規定的定罪量刑標準過高,使盜竊通信電纜難以認定為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犯罪。例如,根據《解釋》,“危害公共安全”被定義為“造成二千以上不滿一萬用戶通信中斷一小時以上”,“嚴重后果”則被解釋為“一萬以上用戶通信中斷不滿一小時”,文會國代表則建議將“危害公共安全”修改為“造成一百以上不滿二千用戶通信中斷一小時以上”,而“嚴重后果”修改為“二千以上用戶通信中斷不滿一小時”。
文會國代表明確指出,目前盜竊通信電纜犯罪發案數量大,并集中在山區農村,一般每次盜割的電纜線價值和用戶通信中斷,遠遠達不到《解釋》所規定的通信用戶中斷數量。因此,《解釋》實行后,原本該判重刑的只能輕判,有的案件甚至不了了之,刑罰力度由大變小,給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一定程度上縱容了犯罪行為的再度發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業性化學中毒怎么認定
2020-11-23勞動局電話投訴有用嗎
2021-01-09行政機關撤銷行政許可造成損失的該如何處理
2021-02-24再次鑒定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10新《商標法》幾大亮點
2021-02-14書面贈與協議與口頭贈與協議誰的效力更大
2021-01-13結婚自由主要有哪些內容
2020-12-21政府單位非法招工如何處罰
2021-01-02保險經紀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規定
2021-03-01保險公司在該案中應否理賠
2020-11-26租的車出的單方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0-11-23財產保險合同履行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7理賠有爭議該怎么解決
2021-03-18關于承包權能否繼承”的問題
2021-03-02林地承包合同范本
2020-11-30土地轉包
2021-03-21城中村改造中,有哪些房屋拆遷法律政策及常見法律問題
2020-12-03舊城改造項目中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1-02-07拆遷房房產證辦理費用和方法是怎樣的
2021-03-14征收土地房屋拆遷委托書樣本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