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如何認定
《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條規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在認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時應把握以下幾點:
1、因逃逸致死的對象必須是行為人交通肇事行為致傷的人,而不是其他人。
2、行為人對交通肇事行為致傷的人負有及時救助的義務,該義務是由于行為人的交通肇事這一先行行為,使法律所保護的“致傷的人”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處于危險狀態下而產生的義務,肇事者有能力實施救助而不實施救助行為致受傷的人發生了死亡的結果。
3、行為人對受傷人員死亡的結果持過失心理,因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雖然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受害人死亡結果的心理狀態。這種過失的主觀罪過形式是對肇事者的行為認定為交通肇事罪的關鍵。如果肇事者明知不實施對受害人的救助行為會發生受害人死亡的危害結果將被害人帶離現場而逃逸,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發生的間接故意心理態度,則已超出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4、行為人逃逸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結果之間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行為人逃逸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主要有兩種情況:
(1)行為人肇事行為致受害人受傷,但傷情不致引起死亡結果,肇事者逃逸后由于其他原因的介入引起受害人死亡的結果,這一結果與逃逸行為沒有直接的必然因果關系,對肇事者只能按刑法133條規定的第一個量刑幅度處罰。
(2)如果肇事者的行為使受害人傷勢嚴重,若不及時救助,就會發生死亡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肇事者逃逸后,由于其他介入的原因導致受害人死亡的結果發生,即肇事行為與肇事者逃逸行為是危害結果發生的主要原因,介入的原因只是死亡結果發生過程中的一個條件時,仍應認定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況。
二、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判幾年
刑法第133條明確規定,“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這是交通肇事罪的第三檔法定刑,就是說交通肇事罪法定最高刑為有期徒刑15年。
(1)屬于構成交通肇事罪情節的逃逸行為致人死亡的,即交通肇事重傷1人以上3人以下負事故全部責任或主要責任,不但具有“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逃逸行為”,并且又造成了致1人死亡的危害后果的,應適用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死亡2人以上,應適用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這樣能夠體現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
(2)肇事行為已經構成交通肇事罪后“逃逸致人死亡”的應歸為“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中,適用“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不應另行規定“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法定刑。
按照規定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一般是構成了交通肇事罪,而此時是要結合逃逸致人死亡的情節進行處罰,那么起刑點就為7年有期徒刑,最高可以判處行為人死刑。而此時,承擔了刑事責任也是不能免除民事賠償責任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局工傷認定程序
2021-02-17違法注冊資本金行政訴訟時效
2020-11-17出資干股退出能退錢嗎
2021-03-06央視曝銀行卡黑市,銀行卡被盜怎么維權
2021-01-25員工不辭而別多久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1-03-20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車買過的交強險和商業險能退嗎
2021-03-11購買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2-08投保車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要不要賠償
2021-02-18男友是否可以給女友投人身保險
2021-02-05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問題有哪些
2020-12-31法律對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3保險合同如何生效
2021-01-21批單不屬于格式條款
2021-01-11八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1-02-17投保人怎么要求退還保險費
2021-01-05保險公司不賠付車險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26保險投保時須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2遞延年金 DeferredAnnuity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