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在行政處罰中享有什么權利
1、陳述和申辯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
2、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3、要求賠償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賠償要求。
4、知情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一條: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5、申請回避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七條:執法人員與當事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6、要求舉行聽證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
7、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罰款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五十二條: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經當事人申請和行政機關批準,可以暫緩或者分期繳納。
8、申訴或者檢舉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五十四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有權申訴或者檢舉;行政機關應當認真審查,發現行政處罰有錯誤的,應當主動改正。
二、行政處罰當事人不配合調查怎么辦
關于行政處罰當事人不筆錄的問題的解答為,如當事人沉默,記錄“當事人不說話”;通過其它證據材料能證明違法事實的,依法向其送達《違法行為通知書》,給他三日陳述、申辯或聽證權利,三日后,可以依法作出處罰決定。
根據《行政處罰法》中的要求,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而沒有告知,或沒有完全告知,或沒有告知當事人依法應享有的權利如回避權、聽證權、申請復議權等,這些行為中每一項都會導致行政處罰決定無效。
行政處罰不交法院會強制執行嗎?
治安處罰和行政處罰的區別是什么
行政處罰簡易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地役權變動后,當事人是否要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2020-11-18破壞軍婚罪有何規定
2021-02-07如何計算商標侵權賠償
2020-12-01假焊工證安監局如何處罰
2021-03-22限期拆除時間3天可以嗎
2021-03-18老人如何確認監護人
2021-03-20父母離婚小孩有自由選擇跟誰的權利嗎
2020-11-11撫養費包括教育費嗎
2021-01-31法院管轄的確定
2021-01-20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復核申請書范本如何寫
2020-11-14反擔保合同適用法律情形有哪幾種情況
2021-03-12擔保合同應該采取什么形式
2021-01-06法律允許將房子登記在孩子的名下嗎
2021-03-02三責險的賠償范圍有多大
2021-02-19酒后駕車意外保險可以賠償嗎
2020-12-20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胡某訴某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9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0-11-26保險公司追訴時效是怎樣的
2020-12-01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都有哪些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