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為人交通肇事致一人重傷逃逸判幾年?
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
至于賠多少錢,要看受害人的傷殘等級來確定;觸犯刑法133條交通肇事罪,屬于公訴案件,不能私了;受害人不追究了,屬于刑事案件,必須由法院適當量刑。
二、擴展資料
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種特別惡劣的交通違法行為,要承擔更為嚴厲的法律后果。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還應負行政責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一百零一條規定: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的空間要素,即該行為是否僅限于“逃離事故現場” 。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雖然沒有逃離現場(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是在將傷者送到醫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門處理時畏罪逃跑,無論從主觀方面還是客觀方面都是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的構成的,也應當受到法律的嚴懲。而在學界部分學者認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犯罪,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并不深。因此,對其處理不宜過重,具體把握尺度也宜寬不宜嚴,所以要對逃逸行為的時間和空間作必要的限定。
很多人在交通事故發生之后,因為害怕被追究責任,所以選擇逃逸來避免被追究,但是這樣的行為是非常不明智的,因為逃逸會不僅不會因此躲避掉刑罰,反而會因為主觀惡性而加重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行為的如何認定
交通肇事逃逸三者險是否賠償
交通肇事逃逸后是否存在自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移民的具體規定有哪些
2020-12-22質押條款是否可以取代質押合同
2021-01-03打借條必須需要擔保人嗎
2021-03-25終止勞動合同是否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呢
2021-01-18超過60歲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2-10行政訴訟中,被告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請調取證據
2020-11-10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離婚時夫妻雙方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怎樣分割
2020-12-22對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
2021-03-06人身保險具體有哪些類型
2021-03-22已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帶病投保人可獲得理賠嗎
2020-12-05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營運資金是多少
2021-03-19保險公司墊付搶救費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9土地承包經營權包含什么
2020-12-17農村開荒地能不能建房
2020-12-21有土地出讓金的房子房價高嗎
2021-03-25土地轉讓手續是如何辦理的
2021-03-02拆遷補償方案需要公告公示嗎
2021-02-01作“釘子戶”對于拆遷補償到底有沒有優勢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