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拘留提起行政訴訟的期限是多久?
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第四十五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什么是行政訴訟時效
行政訴訟時效是當事人能夠向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行政訴訟的有效期限,超過了這一期限,則當事人喪失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行政訴訟時效的規定,既是為了有效保護行政機關管理活動的效率,也是為了及時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如果對行政訴訟時效不作具體規定或者沒有訴訟時效的限制,其具體行政行為一直或較長時間處于可受追訴的不確定狀態,不僅在證據的取得上有一定困難,增加了案件處理的難度,而且不利于保障國家行政機關管理活動的開展,影響正常的行政管理程序。
行政訴訟時效的起算一般是從行政相對人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計算,所謂“知道”是指行政機關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以書面形式告知相對人行為內容(這里的內容應包括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及訴權和起訴期限,而非道聽途說,也不僅僅是行政機關簡單的決定、批準、審批、處罰內容,這里的行政機關的內容應當包括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的內容,這樣行政相對人才能真正知道行政機關的行為是否合法,否則就不能視為相對人知道行政行為內容,如果依照法律規定具體行政行為可以以口頭形式告知,亦必須制作筆錄。行政相對人通過非上述途徑而得知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不能視為“知道”。所以這種情況也就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的解釋:“不屬于起訴人自身的原因”,“被耽誤的時間不計算在起訴期間內。”可以把起訴期限延長至5年的規定,這是解釋保護行政相對人訴權保護的一個具體體現。
在司法機關受理相關案件之前,肯定要對相關訴訟案件的訴訟期限來進行認定,受理相關案件的前提就是必須在訴訟期限之內,如果訴訟期限屆滿的情況下,那么可以不予受理的,具體情況應當結合實際而定,也可能存在訴訟時效中斷或者中止的情況。
行政拘留能否折抵拘役刑期
行政拘留會上無犯罪證明嗎?
行政拘留人員關押在哪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繼承人能否當然承繼股東地位
2021-02-08刑事賠償賠不起怎么辦
2021-02-26注冊外貿公司的經營范圍
2021-01-22哪些民事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2020-11-20婚前協議公證有哪些程序,該怎么辦理
2020-12-18二審維持原判多久才可以生效
2020-12-27如何撤銷錯誤的終結裁定
2021-02-27雙方同意斷絕關系合法嗎
2021-03-04病假單位會辭退嗎
2020-12-26交強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2-26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保險投保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被保險人交通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償
2020-12-25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
2020-11-10簽訂保險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8保險經紀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范圍有哪些
2021-01-25什么是法定代理人
2020-12-10人到中年買保險
2021-02-07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16土地流轉后農民怎么辦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