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法制國家,相應的社會也是法律進行管理的。但由于社會上的人比較復雜,難免會出現一些違反社會秩序或破壞社會社會秩序的人出現。這時我國的行政處罰機制就起到了作用,下面小編就行政拘留幾天通知家屬有哪些規定,這類問題為大家進行解答。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處罰法》第九十七條之規定:
決定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應當及時通知被處罰人的家屬。根據《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150條規定:公安機關作出行政拘留處罰的,應當及時將處罰情況和執行場所通知被處罰人家屬。被處罰人拒不提供家屬聯系方式或者有其他無法通知情形的,公安機關可以不予通知,但應當在決定書中注明。
(一)對被決定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人,由作出決定的公安機關送達拘留所執行。
(二)受到罰款處罰的人應當自收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到指定的銀行交納罰款。
(三)被處罰人不服行政拘留處罰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可以向公安機關提出暫緩執行行政拘留的申請,并提出擔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二百元的標準交納保證金,行政拘留處罰暫緩執行。
(四)擔保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與本案無牽連;
2、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3、在當地有常住戶口和固定依據;
4、有能力履行擔保義務。
一、什么是行政拘留
行政拘留是一種重要的也是常見的行政處罰的種類。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機關(專指公安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人,在短期內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種行政處罰。行政拘留是最嚴厲的一種行政處罰,通常適用于嚴重違反治安管理但不構成犯罪,而警告、罰款處罰不足以懲戒的情況。
根據現行的《治安管理處罰法》,該法第二章第十條第三項規定行政拘留是一種治安管理處罰種類,該項對行政拘留的性質作了定位,即治安管理處罰的一種。該法第十六條規定:“有兩種以上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分別決定,合并執行。行政拘留處罰合并執行的,最長不超過二十日。”可見,治安管理處罰法對行政拘留的期限也作了嚴格的限制。
相關的法律規定應及時的通知家屬。行政處罰雖然是一種處罰犯罪的手段,但犯罪嫌疑人還沒有觸碰到法律的底線。只是達到警告或者教育的條件,是一種刑期較短的處罰機制。這里小編還是奉勸各位,要遵守社會秩序。不要觸犯法律。
刑事拘留的條件有哪些?
家人被刑事拘留了怎么辦
刑事拘留的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部分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 遺產該如何分配
2021-03-21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及其特點
2021-03-032020江蘇省揚州市的精神損害賠償標準
2021-03-15交通事故如何判斷是否達到傷殘等級(十級傷殘對比圖)
2021-02-12孩子結婚收的禮金算受賄嗎
2021-01-04單獨保證與共同保證的責任承擔有什么不同
2021-03-08不動產證的房子可以買賣嗎
2020-12-19稅收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
2021-01-09老人贈與房屋證明怎么寫
2021-02-20男方房屋贈與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16承兌人不承兌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1-03-05土地在抵押狀態可以過戶嗎
2020-11-25撫恤金成年子女可以享有嗎
2021-01-03單位應當如何與員工約定試用期?
2021-03-01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及注意事項
2021-01-18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有哪些區別
2021-01-01應怎樣證明保險經紀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問題
2021-03-15推進人身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
2021-03-15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沒有保險合同逃逸是否免責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