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常有發生,但是在交通事故發生后是不可能逃避的,但是,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標準是什么?在交通事故故發生后是怎么處罰的呢?交通肇事逃逸致人失望又是怎么處罰?有多少人知道呢?下面由律霸為你作簡單的介紹。
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構成交通肇事逃逸情節加重犯其要件為:
首先,行為人原來的肇事行為已經符合交通肇事罪基本罪的構成要件。
其次,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對象是否僅僅指第一次交通肇事的被害人,例如第一次交通肇事將他人撞死,又交通肇事逃逸因而過失致另一人死亡的,是否能夠按照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處理?我們認為除上述解釋的情形外,后者情形也應當按照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論處,而不應簡單地作為交通肇事罪的同種數罪或者按照撞死多人的交通肇事罪處理。
再次,交通肇事逃逸行為與死亡之間必須具有因果關系,因此必須考察死亡結果是否真的因交通肇事逃逸引起的搶救的不作為而發生,如果救助行為并不能阻止死亡結果的發生,或者死亡結果的發生并非交通肇事逃逸引起而是介入了一個獨立的原因等,均不能認為構成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最后,雖然行為人的交通肇事逃逸行為是有意而為之,但行為人對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結果的主觀方面應當是過失。
需要注意的是:
按照有關解釋規定,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
1、交通肇事后,肇事者已通過電話等方式報警,由于懼怕被害人親屬毆打而逃離事故現場,這種情況,不應按交通肇事后逃逸來處理。其目的是為了避免被害人親屬對自己造成人身傷害,而不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
2、存在不能抗拒的原因,不能抗拒的原因消失后,又投案的,不應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例如,被告人張某在交通肇事后,立即讓隨行的人員撥打了120急救電話,當急救人員到達現場時,發現被害人已經死亡。此時被告人張某也負傷在身,其家人將其送往醫院,到達醫院后,其委托親屬向公安機關報案。該案就不應認為具有逃逸行為。
在交通肇事逃逸制人死亡的事故中涉及到了很多的復雜的事件,為了更好的保護自己的權益,建議咨詢更為專業的人士或機構,解決此事件。
交通肇事逃逸怎樣認定?
交通肇事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國醫療訴訟模式的法律與道德分析
2020-12-09北京現1.9萬噸污泥污染,污染環境構成什么犯罪
2021-02-27股權質押股權融資區別是什么
2021-01-10什么食品可以申請專利
2021-02-23如何計算票據貼現利息
2020-12-05合并審理是否能超越級別管轄
2020-11-08申請撤銷強制執行后多久解凍
2021-02-06公司被執行后能否更換法人
2021-03-09關于事實收養關系的法律規定
2021-01-03合同保全是什么
2020-12-24繼承遺產需要繼承債務嗎
2020-11-11騙取住房補貼是什么罪
2021-03-23離退休不滿5年能解除合同嗎
2021-01-31工費必須繳納嗎
2021-02-13護士實習期間犯了錯誤誰來承擔
2021-03-15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哪些呢
2021-03-04汽車全險包括什么
2020-12-04產品質量責任保險
2021-01-18保險合同中條款約定不明應如何理解
2020-12-21保險理賠的程序包括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