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行政機關在發現公民實施違范行政政策的規定時,有權根據實際情形,判處刑罰,但是,若沒有按照行政處罰吸收原則進行判處,導致冤假錯案的發生,公民申請得到國家賠償時,行政機關的領導者是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
行政處罰的原則:
1、法定原則
處罰法定原則是行政合法性原則在行政處罰行為中的集中體現。主要內容是:
(1)處罰依據是法定的;
(2)實施處罰的主體是法定的;
(3)實施處罰的職權是法定的;
(4)處罰程序是法定的。
2、三公原則
公開、公正、公平原則
處罰公開原則是指行政處罰的依據及處罰中的有關內容必須公開。
處罰公正原則要求不能違反公正的程序。
處罰公平原則要求行政主體在行政處罰中必須依法裁判,公平地處罰違法行為人。既不能同等情況給予不同處罰,也不能不同情況給予相同處罰。
3、適應違法行為原則
實施的行政處罰,必須與受罰人的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及社會危害程度相適應,亦即行政處罰的種類、輕重程度及其減免均應與違法行為相適應。
4、一事不再罰原則
一行為不再罰原則應在四個層面上運作。
(1)一行為不再理。行政主體對行為人的第一個處理尚未失去效力時,不能基于同一事實和理由給予第二次處理,除非第二個處理是對第一個處理的補充、更正或者補正。如果第一個處理違法不當,行政主體應當先撤銷,再重新處理。如果第一個處理合法正確但未達行政目標,行政主體應充分考慮信賴保護原則,必須撤銷的,應依法給受損失的相對人一定的補償。
(2)一行為不再罰。除了法律有明確規定或者依基本法理和法律規則合理推定,如合并處罰、一事多層罰、一事罰多人、一事多行為等情形以外,行政主體應嚴格遵循一個行為一次處罰的原則。
(3)一行為不再同種罰。對于行為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行政主體不能給予兩個以上相同種類的處罰。這主要指一個違法行為觸犯幾個法律條文的情形,即法理上所稱法條競合或者規范競合。一旦出現規范競合,應當允許各個法律條文對應的相關行政主體依據不同理由分別作出處罰。但為體現相對公平和公正,各行政主體不能對行為人采取相同種類的處罰。
(4)一行為不得兩次以上罰款。對于行為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無論觸犯幾個法律條文,構成幾個處罰理由,以及由幾個行政主體實施處罰,只能給予一次罰款。如果幾個行政主體對涉案違法行為都有權罰款,根據效力優先原則,應該是誰先罰款誰有效。
當然,一行為不再罰也不是一個恒定的法律原則,它有以下幾個例外:
(1)合并處罰。在法定并處的情況下,因可以并處的處罰種類極有可能在程序尤其是時限上不一致,故并處的幾種處罰可以在時間上有先有后,并可以采用幾個不同的處罰決定書。
(2)一事多層罰。對于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法的,如果法律有明確規定,行政主體可以采用不同的處罰決定書,分別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以及直接責任人進行處罰。
(3)一事罰多人。幾個違法行為人共同違法的,行政主體可以以不同處罰決定書,對各該違法行為人分別處罰。
(4)一事多行為。某一個違法事件涵蓋多個違法行為時,如果各該違法行為性質不同,在法律上應構成不同處罰理由,行政主體可以以違法行為為單位分別作出處罰;如果各該違法行為性質相同,則構成法律上的連續行為,行政主體只能以一個違法行為作出一個處罰。
5、結合教育原則
行政處罰是法律制裁的一種形式,但又不僅僅是一種制裁,它兼有懲戒與教育的雙重功能。處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過處罰達到教育的目的。行政機關在行政處罰的適用中應當始終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
6、民事刑事責任適用原則
民事刑事適用原則是指不免除民事責任、不取代刑事責任的原則。行政相對方因違法受到行政處罰,其違法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違法行為嚴重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得以已給予行政處罰而免于追究其民事責任或刑事責任。因為行政制裁與民事制裁、刑事制裁的性質及對象等是不同的。
7、申訴和賠償原則
相對方對行政主體給予的行政處罰依法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有權申請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相對方因違法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提出賠償要求。在行政處罰中必須提供充分的救濟,才能真正保障相對方的權利。
8、處罰追究時效原則
自違法行為終止之日算起,二年內未追究責任的不再處罰。單行條例中另有規定的依規定。
就實施情況來看,這寫原則主要限制的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的行為,若公民發現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實施了違反這些基本原則的行為時,可以向有關機構反映,此時,該職員一般會被開除公職。
行政處罰程序是怎樣的,行政處罰有哪些程序
行政處罰聽證程序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行政處罰告知書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會決議需要多少股東通過
2021-03-17土地劃撥的程序
2020-12-06勞動監察什么情況下會出調解書
2021-01-17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國家法律規定的原則
2021-03-01預防接種造成醫療事故如何鑒定
2021-02-23股東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10商標被侵權了怎么辦
2020-11-15引起效力待定的原因是什么
2020-11-08簽了民事調解協議后還能再起訴嗎
2020-12-22房產證過戶了原來房產證還有效嗎
2020-11-082019反家暴法施行,北京法院簽署人身保護令首例
2021-01-10商業銀行解散是否需要申請
2020-12-16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6合同糾紛公司沒有錢怎么辦
2021-03-19女職工哺乳期可以出差嗎
2020-11-29什么是勞務經濟
2020-12-21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地
2020-12-18勞動調解應該去哪
2021-03-10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