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稅罪的定罪有哪些方面需要考慮
(1)納稅人采取納稅欺詐手段逃避繳納稅款:
A.逃稅數額較大(1萬元以上)并且占應納稅額10%以上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B.逃稅數額巨大(10萬元以上)并且占應納稅額30%以上的,處3-7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2)扣繳義務人采取納稅欺詐手段逃稅數額較大的,依照納稅人逃稅罪的規定處罰。
(3)單位犯逃稅罪的:
A.對單位判處罰金;
B.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自然人犯逃稅罪的法定刑處罰。
此外,①稅務人員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相互勾結,共同實施逃稅行為,構成逃稅罪共犯的,從重處罰。②犯逃稅罪,被判處罰金的,在執行前,應當先由稅務機關追繳稅款。③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因同一偷稅犯罪行為受到行政處罰,又被移送起訴的,法院應當依法受理。依法定罪并判處罰金的,行政罰款折抵罰金。
大腦充電站:
逃稅,是指納稅人故意或無意采用非法手段減輕稅負的行為,包括隱匿收入、虛開或不開相關發票、虛增可扣除的成本費用等方式逃避稅收。「逃稅」(TaxEvasion),又稱「非法避稅」,泛指使用不合法的手段企圖不支付有關的課稅。在某些國家,逃稅是刑事犯罪,案情嚴重者可被判處死刑。[1]
廣義的逃稅是指納稅義務人采用各種手段逃避納稅的一種行為。具體可分為兩種:(1)采用非法手段少納或不納稅的行為;在西方國家一般稱“逃稅”,在我國稱“偷稅”、“抗稅”、或“漏稅”,(2)采用合法手段少納或不納稅的行為。稱為“避稅”。狹義的逃稅指納稅義務人采用非法手段少納或不納稅的行為。
逃稅種類
納稅義務人采用種種手段少納或不納稅的行為。在資本主義國家,逃稅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采取非法手段逃避納稅;一種是采取合法手段逃避納稅。前者稱逃稅,后者又稱避稅。狹義的逃稅是指利用非法手段,
逃稅——偷稅
不按稅法規定申報納稅的一種違法行為。如利用漏報、少報、不報應稅收入、收益;偽造賬證,隱匿財產,甚至賄賂稅收官員等非法手段逃避納稅。
廣義上逃稅還包括納稅人因疏忽或過失沒有履行稅法規定的納稅義務的行為。逃稅不是專門的法律術語,但依據我國稅法及有關規定,可概括出以下幾點:(1)逃稅為法律明文規定禁止的行為,它是一種違法行為。(2)依法納稅是每個納稅人應盡的義務。(3)扣繳義務人須依法代扣、代收、代繳稅款。(4)對逃稅者采取一定行政措施。廣義地逃稅,應包括偷稅和抗稅。后者是列入刑事犯罪范疇的,是逃稅發展的極端成果。偷是秘密的,抗是公開的,表現形式不同,性質無大區別。
稅法規定
廣義上逃稅還包括納稅人因疏忽或過失沒有履行稅法規定的納稅義務的行為。逃稅不是專門的法律術語,但依據中國稅法及有關規定,可概括出以下幾點:
(1)逃稅為法律明文規定禁止的行為,它是一種違法行為。
(2)依法納稅是每個納稅人應盡的義務。
(3)扣繳義務人須依法代扣、代收、代繳稅款。
(4)對逃稅者采取一定行政措施。廣義地逃稅,應包括偷稅和抗稅。后者是列入刑事犯罪范疇的,是逃稅發展的極端成果。偷是秘密的,抗是公開的,表現形式不同,性質無大區別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銀行匯票和商業匯票的區別
2021-02-22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5醫療事故技術鑒定費用支付原則是怎樣的呢
2020-12-25棚戶區改造項目中的模擬拆遷什么意思
2020-11-13試用期對單位有何作用
2021-02-12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怎么規定
2020-12-02名譽權被侵犯有哪些懲罰
2021-01-09子公司的設立方式有哪些
2020-12-30貨車是否年檢影響交通責任嗎
2021-03-05新三板是什么,如何購買新三板股票
2020-12-09沒有交通事故認定書對事后的賠償有影響嗎
2020-11-18勞動關系轉移單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1-03-24銀行不同意放款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12多人建筑合同糾紛如何起訴
2020-12-08超市摔倒壓倒小孩誰負責
2020-11-25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煤礦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24聘用中國雇員勞務合同范本
2020-11-11勞動防護措施有哪些
2020-11-18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不足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