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不少房產糾紛是通過訴訟方式進行解決的。而此時,提起訴訟的一方就需要格外注意房產糾紛訴訟時效的問題了。要是超過訴訟時效起訴的話,那么自己就會喪失勝訴權。下面,律霸小編告訴大家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久。
一、 一般時效:是指其他法律有特別規定除外的訴訟時效,通常適用《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的訴訟時效為二年,從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超過二年,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 特別時效:是指《民法通則》第136條第三項的規定“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情況,訴訟時效為一年,超過一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三、 最長時效:指《民法通則》第137條的規定“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換言之,即權利人不知道或者不應該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請求人民法院保護也應在二十年時效之內提出,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綜上所述,一般訴訟時效和特別訴訟時效,是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而最長時效則是從權利人的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如《繼承法》第八條規定: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提起訴訟。
四、 通過行政復議的行政房地產糾紛案件,其訴訟時效為十五日,自收到復議決定之日起計算,沒有經過行政復議的房地產糾紛案件,時效為三個月,從知道作出具體行政復議之日起計算。
五、 對行政處罰不服的訴訟時效為三十天。如《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二條規定:對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處罰決定三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是由于作出具體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沒有告知當事人的訴訟權或者起訴期限的,致當事人逾期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可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其訴訟期限從當事人實際知道訴訟權或起訴期限時計算,時效為一年,超過一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原則上,房產糾紛的訴訟時效為2年,從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如果是特殊的那件的話,那么訴訟時效為1年,而最長的訴訟時效則為20年。律霸小編為您帶來本篇文章,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感謝你的閱讀!
延伸閱讀
房產糾紛的訴訟時效
2018最新房產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房產轉讓糾紛訴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合同買賣糾紛時效是怎樣的
2021-01-05哪些人是被扶養人
2020-12-30股東會的列席人有什么權利
2021-03-15登記地和核發地有什么區別
2021-03-01非法儲存煙花爆竹治安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1-02-23新合伙人加入后的債務如何處理
2020-12-08催告書的時限是多少天
2020-11-27施工過程中受傷的哪里的法院有管轄權呢?
2020-12-19中止探望權的管轄是怎樣的
2021-03-25生產費和撫養費如何算
2020-12-25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人的所有權是怎么樣的
2021-01-30經濟違法會被沒收住房嗎
2021-03-11派遣證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10哪些情形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6涉外勞動爭議管轄
2021-03-16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1保險合同生效有什么含義
2020-12-09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了一場官司
2020-11-29保險合同中出現的哪些條款無效
2020-12-12影響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