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錯了怎么賠
根據《國家賠償法》第二十二條之規定,賠償義務機關對于確認有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給予賠償。也就是說只有依法確認屬于違法行使的偵查、檢察、審判、監獄管理等職權行為,賠償請求人才能依法提起賠償請求,這就是我國刑事賠償應遵循的違法歸責原則。根據我國《國家賠償法》第二條規定: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賠償的權利。據此,刑事賠償的歸責原則是違法歸責原則。即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是否違法,是確定國家應否承擔賠償責任的前提條件,違法歸責原則是國家賠償的核心原則。《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規定,行使偵查、檢察、審判、監獄管理職權的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對有下列侵犯人身權利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權取得賠償權利:(一)對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沒有事實證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錯誤拘留的。(二)對沒有犯罪事實的人錯誤逮捕的。(三)依據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而原判刑罰已執行的(四)刑訊逼供或者毆打等暴力行為或唆使他人毆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五)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從以上規定的第(一)、(二)、(三)項可以看出,不論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是否違法行使職權,只要因錯拘、錯捕而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受害人就有依法取得賠償的權利。這就是我們在司法活動中所稱的“無罪賠償”原則。即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只要發生錯誤羈押,且受害人無罪情況下,無論司法機關或司法人員是否主觀故意違法,國家都應負賠償責任。這與刑事賠償的歸責原則是一致的,雖然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沒有主觀故意造成錯捕、錯拘,但由于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發生的錯拘、錯捕客觀上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權利,應視為司法機關作出的拘留和逮捕是違法的。
依據國家賠償法的違法歸責原則,司法機關批準或作出逮捕決定后,凡有公安機關撤銷案件予以釋放的證明書,人民法院宣告無罪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書等法律文書,人民檢察院的撤銷逮捕決定書、撤銷案件決定書、不起訴決定書等法律文書后應視為司法機關的錯誤逮捕已依法確認。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逮捕錯了是如何進行賠償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刑事賠償的歸責原則是違法歸責原則。即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是否違法,是確定國家應否承擔賠償責任的前提條件,違法歸責原則是國家賠償的核心原則。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職后拖欠工資怎么算補償金
2021-02-01數罪并罰原則及其適用規則
2021-03-16勸酒可能涉及到侵權嗎
2020-11-18立約定金轉為預付款可以嗎
2021-02-19支票保證與支票付款保證的不同之處
2021-01-17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內容
2021-02-24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模板是什么
2021-01-03顧客在超市受傷誰賠償,顧客在超市受傷的相關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3房地產開發用地概念和類型
2021-01-25事實勞動關系判定標準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2021-02-25如何應對公司調崗調職調薪
2021-02-14旅游意外保險的保障有什么
2021-01-29買了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1-28如何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
2021-03-14保險合同的內容
2021-02-13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保險合同無責任或無過錯不賠償格式條款無效嗎
2021-02-09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主體可以有哪些
2020-11-27保險公司再保險都有哪些內容
2020-12-20對保險代理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