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危險駕駛刑事拘留可不可以取保
公安機關對危害駕駛罪的嫌疑人刑事拘留后,能不能辦理取保候審,要看犯罪嫌疑人符不符合取保候審的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事訴訟法》
第六十五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二、哪些行為會構成危險駕駛罪
1、危險駕駛罪的主體
危險駕駛罪的主體是年滿16周歲、精神正常的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而申領駕駛證的最低年齡為18周歲的身體符合要求的自然人。
2、危險駕駛罪的主觀特征
危險駕駛行為實際上是一種行為對某種法益存在一種潛在的威脅,是一種狀態,并不需要一定有危害結果的產生。
3、危險駕駛罪的客體
危險駕駛罪侵犯的法益是公共交通安全。公共交通安全是指不特定或者多數人健康和生命以及公私重大財產安全和良好的公共交通秩序。只要行為危害了不特定或者多數人的生命、健康、財產的安全,就屬于危害公共安全。如果行為僅僅侵犯了特定的少數人的生命、健康或者財產的,則不構成危害公共安全。
4、危險駕駛罪的客觀特征
醉酒駕駛、飆車是法條中規定的行為人犯此罪的客觀特征。此兩種情形只是危險駕駛的客觀行為中最具代表性的兩方面,顯然還很不完整,比如吸毒后駕車、無證駕車、嚴重超載駕駛、駕駛私自改裝的或者報廢的車輛等情形的。
三、取保候審的方式
1、保證人保證
保證人保證又稱人保,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并出具保證書,保證被保證人在取保候審期間不逃避和妨礙偵查、起訴和審判,并隨傳隨到的保證方式。保證人保證的特點是以保證人的信譽等來保證,不涉及金錢。一方面,可以通過保證人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間的信任關系,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行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強制,使其不致逃避或妨礙偵查、起訴和審判;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保證人監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活動,監督、教育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紀守法,履行應當履行的訴訟義務。對于符合取保候審條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公安司法機關決定取保候審時,可以采用保證人保證:
(1)無力交納保證金的;
(2)未成年人或者具有其他不宜收取保證金的情形。
2、保證金保證
保證金保證又稱財產保,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被保證人在取保候審期間不逃避和妨礙偵查、起訴和審判,并隨傳隨到的保證方式。保證金保證的特點是,利用經濟利益,來督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取保候審的規定。對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證金保證的,由決定機關根據案件具體情況確定保證金的數額。
保證金應當以人民幣現金交納,保證金的起點數額為1000元。決定機關應當以保證被取保候審人不逃避、不妨礙刑事訴訟活動為原則,綜合考慮指控犯罪的性質、情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會危險性,可能判處刑罰的輕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經濟狀況,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等情況,確定收取保證金的數額。取保候審保證金由縣級以上執行機關統一收取和管理。縣級以上執行機關應當在其指定的銀行設立取保候審保證金專戶,委托銀行代為收取和保管保證金,并將指定銀行的名稱通知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危險駕駛刑事拘留可不可以取保”問題進行的解答,公安機關對危害駕駛罪的嫌疑人刑事拘留后,能不能辦理取保候審,要看犯罪嫌疑人符不符合取保候審的條件。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的申請土地確權的步驟是什么
2021-01-20員工獲得激勵股權能否轉讓
2021-02-02申請共同保證人為第三人是什么意思
2021-02-01酒駕造成車禍造成傷亡怎么處理
2020-12-08對交通行政處罰不服的怎么做?
2021-02-09收養關系公證流程有哪些
2021-03-15專有技術侵權糾紛是否適用專屬管轄
2020-11-24婚姻背叛的法律規定
2020-11-23網簽的房屋可以保全嗎
2020-12-20二手車過戶費怎么樣計算
2020-11-17房地產評估的原則
2020-11-30離職后利用公司的商業機密合法嗎
2021-02-01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的情況
2021-03-23保險批單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24車輛未按時年檢保險公司一定不用賠償嗎
2021-03-11車著火了保險怎么處理
2021-03-18北京可以注冊保險代理公司嗎
2021-02-07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人的免責
2021-01-04非經營性土地出讓交出讓金嗎
2021-02-01關于建立土地出讓合同違約責任認定集體會審制度的通知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