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后什么時候再收押
在取保候審期被收押,應當區分具體情況,如果再次涉嫌犯罪將逮捕,直至判刑。
取保候審,是《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
取保候審,是《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
《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一條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
(二)住址、工作單位和聯系方式發生變動的,在二十四小時以內向執行機關報告;
(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案件情況,責令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項或者多項規定:
(一)不得進入特定的場所;
(二)不得與特定的人員會見或者通信;
(三)不得從事特定的活動;
(四)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九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資料。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向律霸網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過錯十級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4商標被搶注如何提出商標異議
2021-03-09船舶買賣定金能退嗎
2021-01-08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特征呢
2021-02-25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的有選舉權嗎
2020-11-09離婚女婿對前岳母無贍養義務嗎
2021-02-13離婚精神損失賠償是怎樣的
2021-01-31將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有效
2020-11-30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a2實習期肇事法院判司機賠償嗎
2021-01-31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20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9保險公司需要重新理賠嗎
2020-11-16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聯合懲戒措施是什么
2021-02-18頂包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1-01-05對投保人不如實申報被保險人年齡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27保險受益權的適用范圍
2021-03-26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0-12-27建筑承包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1-01-27承包的荒山可以轉讓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