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在我國,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責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隨傳隨到的強制措施。
執行取保候審的派出所應當指定專人負責對被取保候審人進行監督考察,并將取保候審的執行情況報告所屬縣級公安機關通知決定取保候審的人民檢察院。
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案件,在執行期間,被取保候審人有正當理由需要離開所居住的市、縣的,負責執行的派出所應當及時報告所屬縣級公安機關,由該縣級公安機關征得決定取保候審的人民檢察院同意后批準。
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證人擔保形式取保候審的,如果保證人在取保候審期間不愿繼續擔保或者喪失擔保條件,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收到保證人不愿繼續擔保的申請或者發現其喪失擔保條件后的三日以內,責令犯罪嫌疑人重新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或者變更為其他強制措施,并通知公安機關執行。
公安機關在執行期間收到保證人不愿繼續擔保的申請或者發現其喪失擔保條件的,應當在三日以內通知作出決定的人民檢察院。
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案件,被取保候審人、保證人違反應當遵守的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決定沒收保證金、對保證人罰款,并在執行后三日以內將執行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接到通知后五日以內,區別情形,責令犯罪嫌疑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或者監視居住、予以逮捕。
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案件,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十五日前,負責執行的公安機關應當通知作出決定的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應當在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前,作出解除取保候審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并通知公安機關執行。
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證金擔保方式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沒有違反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規定,也沒有故意重新犯罪的,人民檢察院解除取保候審時,應當通知公安機關退還保證金。
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案件,犯罪嫌疑人違反應當遵守的規定,情節嚴重的,公安機關應當依法提請批準逮捕。人民檢察院應當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審查批準逮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各級政府征地審批權限
2021-03-19中秋節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2021-02-05公司入繳注冊資金延期怎么辦
2020-12-11以新貸歸還舊貸不是同一保證人是否繼續擔保
2021-02-26事故全責方死亡家屬能要求無責方賠償嗎
2021-02-07債務人在債權轉讓時的抗辯權的規定
2020-11-25以格式條款簽訂得到合同叫什么
2020-12-13擔保合同是債權合同嗎
2020-12-02購房合同備案流程是什么,購房合同備案有什么好處
2021-02-07代書遺囑的有效條件及見證人資格
2021-03-16臨時卸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3-04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及好處有哪些
2021-03-19工傷官司到最后也無法確立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1-31勞動關系轉移申請書
2020-11-18壽險投保指南
2021-03-10意外險九級傷殘怎么賠
2021-02-07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人身保險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2-01新辦法提醒: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該注意什么?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