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行政訴訟
行政訴訟是個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行政主體以及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訴訟。行政訴訟是訴訟的一種有效方法。
行政訴訟法是規范行政訴訟活動和訴訟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規定人民法院、訴訟當事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訴訟活動,及其在訴訟活動中形成的訴訟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行政訴訟是一種訴訟程序法,主要是確定訴訟參加人的法律地位和相互關系的法律規范。
從學理上說,行政訴訟法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理解:狹義上的行政訴訟法也稱形式意義上的行政訴訟法,特指由國家立法機關依據立法程序所制定的具有專門、完整法律形式的行政訴訟法典,通常被稱為“民告官”。廣義的行政訴訟法也稱實質意義的行政訴訟法,是指凡是在內容上屬于規定行政訴訟問題的法律規范,無論其形式如何均屬于行政訴訟法的范圍。
國內制度
中國行政訴訟制度可追溯到1914年3月31日中華民國政府公布的《平政院編制令》和5月18日公布的《行政訴訟錄例》。這些法令規定采取平行于普通法院的行政法院制。1932年11月17日公布的《行政訴訟法》與《行政法院組織法》沒有改變此體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廢除了上述法統。從1950年開始,有個別法律法規規定,發生行政爭議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但沒有形成制度。1982年10月1日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第3條第2款規定: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審理的行政案件,適用本法規定。1987年1月1日起生效的《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治安行政案件可以向法院起訴。1989年4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并公布、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進一步使行政訴訟制度化。
行政訴訟證據的采信原則的具體含義
證據采信規則,就是法院在已經提供的一系列證據中認定、采用具有證明力和可信度的證據時必需遵循的規則。根據行政訴訟法和司法解釋,目前的證據采信規則主要包括:
(1)未經法庭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法院裁判的依據。這是司法解釋第31條第1款的規定,是法院采信證據的最基本規則。任何證據只有經過質證,才有可能作為裁判依據。這不僅是因為沒有經過質證的證據,就等于是沒有經過考驗,其證明力和可信度是很值得懷疑的,而且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充分保障和尊重當事人的舉證、質證權利。
(2)復議機關在復議過程中收集和補充的證據,不能作為法院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根據。這是司法解釋第31條第2款的規定,目的仍然在于保證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必須在作出決定時已經有充分確鑿的證據。由此,也間接地禁止復議機關在復議過程中為原具體行政行為收集和補充證據。
(3)被告在二審過程中向法庭提交在一審過程中沒有提交的證據,不能作為二審法院撤銷或者變更一審裁判的依據。這在前文已經涉及,可以說該規則既是證據提供的規則,也是證據采信的規則。盡管目前行政訴訟法和司法解釋都未作規定,但作者以為,凡是違反證據提供規則、證據調取和收集規則而提交給法院的證據,都不能被法院采信。
一切案件都要講究證據,但找證據要合乎采信原則,如果不是合法渠道采得的證據是沒有法律效應的。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找到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你還有什么疑問,歡迎到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辭職后需要跟公司拿回勞動合同嗎
2021-01-12開庭前調解對原告有利嗎
2021-03-20股權質押能否引入新股東增資
2021-02-02行政劃撥土地拆遷是否有賠償
2020-12-07不同意調解法院怎么判
2021-02-06律師函有什么法律效力,律師函有什么法律作用
2021-02-07父親放棄繼承房產孫子能繼承嗎
2021-02-27農民工工傷賠償糾紛
2021-02-27交通事故私了后可不可以繼續要求賠償
2021-02-07合同中是否有必要約定合同主體
2021-03-06委托擔保合同可以單方面解除嗎
2021-02-22孩子臉部在商場受傷誰負責
2020-11-09怎么認定房屋中介欺詐
2020-11-13用他人身份證入職會被處罰嗎
2021-02-22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割去雙耳 4張保單曝自演血案真相
2021-03-07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30保險證等不等于保險憑證
2021-03-15新保險法細化車險理賠時效涉及的問題有什么
2021-03-04電子保單好不好呢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