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的概念區別是什么?
1 隱名股東也叫實際投資人,是指依據書面或口頭協議委托他人代其持有股權者。與隱名股東對應者,通常被稱為顯名股東。顯名股東,是指在公司隱名投資過程中,約定將隱名股東的出資以自己名義出資、登記的一方當事人。
2、隱名股東是指為了規避法律或出于其他原因,借用他人名義設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義出資,但在公司的章程、股東名冊和工商登記中卻記載為他人的出資人。與此相對應,顯名股東(或掛名股東)是指記載于工商登記資料上而沒有實際出資的股東。
3、隱名投資是指投資人實際認購了出資,但是公司的章程、股東名冊、股票(僅指記名股票)、出資證明書和工商登記等卻顯示他人為股東的一種投資方式,在這種投資方式中,實際出資并享有投資收益的人被稱為“隱名投資人”、“實際投資人”或者“隱名股東”,而被個投資公司對外公示的投資者則可稱為“顯名股東”。
4、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的權利和義務的不同:集中體現在股東資格的認定上,行使權利的便利上。
二、隱名股東的身份該怎么認定
1、與顯名股東間有協議
雖然這個協議對于公司不具有約束力,但是在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之間依然有效。它不僅是隱名股東用來約束顯名股東的依據,也是證明隱名股東對于公司實際出資的有力證據。
2、不實際參加公司經營
在實踐中,有的隱名股東不參與公司經營,完全由顯名股東負責,有的則以自己名義行使股東權利。由于公司的社團性,公司的其他股東有權知道公司的投資人是誰。隱名股東以自己名義參與公司經營,行使股東權利,是公司以及其他股東知道并且認可隱名投資行為存在的證據。因此,許多地方的法院均把隱名股東是否實際參加公司經營作為確認隱名投資關系的重要條件。
3、無違法行為
中國法律、法規對于某些行業、企業的股東身份進行了限制。比如,外國自然人不得成為中外合資企業的股東,在實踐中某些人就采取隱名投資的方式參股合資企業。在這種情況下,隱名股東如果向法院提起確認之訴,將不會受到法院的認可,對于隱名股東以及顯名股東雙方而言,都將承擔較大的風險。
顯明股東與隱名股東之間若沒有保密協議以及其他協議的簽署,是很難確認隱名股東的實際存在的。隱名股東往往存在一定的風險,若顯名股東目的不純,有損害到隱名股東的實際利益和造成傷害的,隱名股東需要及時進行處理。隱名股東權利比顯明股東大。
隱名股東享有的實際權利是否有規定
隱名股東轉讓股權協議書怎么寫?
公司法對隱名股東的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辯護的技巧與策略有哪些
2020-12-26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時需要做些什么
2021-01-13涉外婚姻結婚具體有什么限制
2021-01-24家庭冷暴力離婚能索要賠償嗎
2021-03-11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發生交通事故,警察依據什么判定責任歸誰
2020-11-30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1勞動合同期限錯了還有效嗎
2021-02-15房產抵押擔保未經登記如何認定
2021-03-17構成合同詐騙罪的主觀要件有哪些
2020-11-30一個月未還款賣方能解除分期付款合同嗎
2021-02-24產品責任險能否強制執行
2020-11-16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保險公司車險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03保險合同規定車禍過時報案不賠償條款屬霸王條款
2020-12-01網上投保意外險為什么得不到賠償
2020-12-23家屬是否屬被保險人引索賠糾紛
2021-03-19土地承包權可以抵押嗎
2020-11-16土地互換后征用補償費怎么結算
2020-12-15土地出讓金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