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半年前,我因交通事故受傷,被送往一家醫院治療。在我神志清醒、比較樂觀的情況下,醫院沒有經過我自己同意,僅由我丈夫代簽“手術同意書”,便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實施麻醉后截肢。術后,我覺得醫院侵犯了我的知情權而要求賠償。但被醫院拒絕,理由是經醫療事故鑒定,已認定其診斷明確,醫療過程無過失且醫院及我家人認為手術事宜屬于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情形,故該手術不構成醫療事故。請問,醫院的理由成立嗎?讀者肖-葦
肖-葦讀者:
雖然醫院治療得當,但這并不能成為可以免除其未履行告知義務所應承擔的侵權責任的理由。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五條、第五十六條之規定,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并取得其書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并取得其書面同意。醫務人員未盡到前款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親屬意見的,經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授權的負責人批準,可以立即實施相應的醫療措施。因知情同意權而產生的侵權責任,完全獨立于診療過程中因醫務人員過錯而產生的侵權責任,哪怕是在醫學上毫無瑕疵的治療,也不能免除醫院因未履行告知義務而產生的侵權責任。本案中,醫院雖已讓你丈夫代簽“手術同意書”,但并不等于醫院已盡告知義務,因為當時的情形表明,應當由你本人簽訂“手術同意書”,而不能讓你丈夫代簽:一方面,你神志清醒,不存在生命垂危的緊急情況;另一方面,上述的“不宜向患者說明”,是指如果如實說明,將會造成患者悲觀、恐懼、心理負擔沉重,不利于治療,而你卻是“比較樂觀”。正因為醫院未向你盡告知義務,才導致你無法在多種治療方式或替代方案中進行選擇,而只能接受截肢的唯一后果,醫院也就應當承擔侵犯你知情同意權的責任。同時,鑒于你丈夫未經慎重考慮,便草率代簽“手術同愿書”也應承擔一定責任,故醫院只能承擔部分賠償責任。當然,如確實協商不成要打官司,對于你提出的你當時比較樂觀的事實,你須負舉證責任。法院根據具體情況判明醫院“不宜向患者說明”的主張是否成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續展的作用是什么
2020-11-21交通事故死亡索賠訴訟要什么時候起訴
2021-01-14中止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06協議離婚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7怎樣確定贍養費標準,贍養費包含哪些費用
2021-02-28拖欠物業費幾年失效
2021-02-12肺炎疫情期間辭退員工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05債權人違反擔保合同約定怎么處理
2020-11-12虛假訴訟1萬元怎么判
2020-12-15春季要如何購房
2021-01-02如何確保售樓書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6工作2年沒簽訂勞動合同,被辭退怎樣賠償
2020-12-17工廠私自解除勞動合同怎么維權
2021-03-13不批準年假強休算曠工嗎
2020-12-122020年被隔離算工資嗎
2021-01-09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
2020-11-09本起保險合同糾紛應如何認定
2021-03-16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2-04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