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債權人對債務人享有合法有效的債權
這是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前提和基礎。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時,債權人的債權已經有效成立,且不具有無效或可撤銷的因素。另一方面,債權必須在債務人的處分行為發(fā)生之前就已經有效存在。
二、債務人實施了一定處分財產的行為
債務人處分財產行為是撤銷權產生的主要條件,沒有此條件也就沒有行使撤銷權的必要。根據《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guī)定債務人處分財產的行為具體包括以下三類:
1、放棄到期債權。就是說,債權到期后明確表示免除債務人的債務;
2、無償轉讓財產,如將財產贈與他人;
3、以明顯不合理低價轉讓財產,如將價值30萬的汽車故意以8萬價格賣掉。
三、債務人處分財產的行為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
1、如果債務人的行為并沒有成立和生效,或者屬于法律上當然無效的行為,或該行為已經被宣告無效等都不必由債權人行使撤銷權。
2、財產已經或將要發(fā)生轉移,債權人才能行使撤銷權。
四、債務人處分財產的行為有害于債權人的債權
這是債權人撤銷權構成的一個重要判定標準。判斷債務人的行為是否有害于債權,一般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債務人的行為是否導致其財產減少。如果債務人的行為并未減少其財產,例如有充分對價的買賣、互易、租賃、借貸,則不構成有害于債權的行為。
(2)債務人財產的減少是否導致債務人無資力。如果債務人之行為雖然導致其財產減少,但并未達到債務人沒有清償資力的程度,即無資力狀態(tài)時,則不能說該行為有害于債權。
(3)債務人行為與無資力之間具有相當的因果關系,否則其無資力系由其他原因引起,則不發(fā)生撤銷權。
所謂因果關系,即債務人的行為足以導致其無清償資力即可。根據上述條件進行判斷,如果債務人實施處分財產行為后,已經不具備足夠資產清償債權人債權的能力,致使債權人的債權難以實現(xiàn)或者完全不能實現(xiàn),該行為是有害于債權的行為,如果債務人仍有一定資產清償債務,不能認為債務人行為有害于債權。
五、債務人與第三人主觀上有惡意
這一要件依債務所為的行為是有償或無償而有所不同。若為有償行為,則須債務人、受益人均為惡意時,債權人才得行使撤銷權。而對于無償行為,則不以債務人和第三人的惡意為要件。
1、債務人的惡意,指債務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處分財產的行為將導致其無資產清償債務,從而有害于債權人的債權,而仍然實施該行為。債務人有無惡意,一般應實行推定原則,即只要債務人實施行為而使其無資力,就推定為有惡意。
2、第三人的惡意。對于第三人的惡意學術上有兩種不同的觀點
(1)受讓人只需知道債務人是以明顯的不合理的低價轉讓,便構成惡意。
(2)受讓人不僅要知道債務人以明顯的不合理價價轉讓,而且要知道此種行為給債權人造成損害,才構成惡意。
也就是說債權人想要行使撤銷權必須滿足以上的5個條件,也就是說首先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是合法的,在債務人處理自己財產的時候損害到了債權人的的債權,導致債權人有財產損害,然后債務人處理自己財產的時主觀上是帶有惡意的,滿足以上幾個條件債權人就可以行使撤銷權,以此達到保護自己債權的目的。債務人在處理自己財產的時候也需要多加小心,看是否侵害了債權人的利益,否則可能導致得不償失。
根據規(guī)定,債務人在惡意處分自己財產,導致無法清償債權人到期債權的時候,此時債權人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可以行使撤銷權。而經過債權人的撤銷,債務人處分財產的行為就會被認定為無效。此時如果第三人是惡意的話,那么可以要求其返還財產。
債務人能起訴債權人嗎
債務重組要尊重債權人權利
債權人代位權行使有哪些限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傷亡的交通事故怎么辦
2020-11-09重傷二級走簡易程序需要開庭嗎
2020-12-19宣告失蹤的鄉(xiāng)村醫(yī)生會被收回證書嗎
2021-03-01交通事故起訴程序有哪些
2021-01-07房產證在房屋中介手里不肯退怎么辦
2020-12-27以欺騙為前提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12集資房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31水電安裝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0離職補償金標準按照應發(fā)嗎
2021-02-15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全車盜搶險與車上人員責任險
2020-12-23自家車被撞 反要賠對方
2021-01-22什么是保險金
2020-11-09如何改變觀念提升網絡保險品牌
2021-01-24保險合同解除有哪些方法
2020-11-16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有什么區(qū)別
2021-03-13保險公司推定為全損車主可以賣車嗎
2020-12-22保險受益人指定和法定有什么區(qū)別
2021-03-13車輛貶值損失保險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4如何確定保險價值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