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遺失物是否可以善意取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遺失物是不可以善意取得的。根據物權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遺失物的所有權人,也就是遺失物的主人有權追回屬于自己的東西。在所有權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將遺失物占有的,也就是這里所謂的善意取得,所有權人有權有權向無處分權人提出賠償或者提出讓無處分權人返回遺失物。
一、遺失物能否適用善意取得
(一)理論上的爭議
在民法學界,對于遺失物是否適用善意取得歷來有不同的意見。關于無權處分遺失物的情形,《物權法》第一百零七條作出這樣的規定:“所有權人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追回遺失物。該遺失物通過轉讓被他人占有的,權利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或者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但受讓人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得該遺失物的,權利人請求返還原物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所付的費用。權利人向受讓人支付所付費用后,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追償。”
第一種觀點認為:根據《物權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遺失物可以有條件地適用善意取得。具體來說,如果在原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后兩年之內,其可以向受讓人追回其所有物;如果兩年之內沒有行使這項權利,原權人的所有物返還權即喪失,受讓人即可以適用善意取得而永久取得標的物的所有權[2]。
第二種觀點認為:根據《物權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在無權處分遺失物的情形中,遺失物所有權人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主張所有物返還請求權,而第三人不得援用善意取得進行抗辯;買受人只能在特殊買賣情形下(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得)向原所有權人主張費用償還請求權。
(二)遺失物不能適用善意取得
我國《民法通則》第79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歸還失主”。《物權法》第109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使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第113條規定:“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這些規定說明在我國對于遺失物來說,應當收歸國有。而且,遺失物屬于法律禁止流通物,不存在以合理價格轉讓問題,不應適用善意取得制度。
善意取得是現代民法中的一項重要制度,為各國立法所普遍采用。《物權法》在我國立法史上第一次較為系統地規定了善意取得制度,而且將善意取得從傳統的僅適用于動產領域擴大到也適用于不動產交易領域,從而可最大限度地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序地發展。但我們也不能借此不加分析地認為善意取得制度可無限地適用于一切無權處分轉讓財產的行為。由于善意取得屬于民法理論中所有權原始取得的一種方式,不依當事人的意志為轉移,所以對善意取得財產所有權的范圍應加以必要的限制,否則就將對原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構成損害。遺失物是否適用善意取得,筆者以《物權法》的施行為前提,淺論我國《物權法》規定的善意取得制度不適用于遺失物。
在所有權未發生變更的情況下,無論是不是善意,撿拾人是不可以將撿拾物據為己有的,那么我國《物權法》就較為系統的描述了善意取得的適用范圍以及使用條件,總之在遺失物的所有權沒有發生變更以及在遺失物所有權人不知情的情況下,遺失物是不可以善意取得的。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拾得遺失物之債有哪些特征?
關于遺失物的問題的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工上班受工傷老板不賠償怎么辦
2020-11-24我國征地流程的步驟有哪些
2021-03-23子公司的設立方式有哪些
2020-12-30哪些商標行為應撤銷
2020-12-22商標轉讓的概念
2021-01-05法院強制執行還調解嗎
2020-11-11婚姻自由的含義:何謂婚姻自由?
2021-02-22刑訴發回重審能用簡易程序嗎
2020-12-23取消戶籍怎么辦理
2020-11-24抵押房產銀行扣著產權證合法嗎
2021-02-17降薪是否需要變更合同
2021-02-22員工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04員工怎么辦理辭職,單位辭退員工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1-16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國壽鴻盈兩全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30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車展試駕出事故,保險公司和4S店共擔責
2021-03-03保險公司拒賠是否合理
2021-01-06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失業保險工作的職責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