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病人和病人家屬來說,解決醫療糾紛應當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避免過激行為。由于病人及其家屬對醫學知識了解不多,對疾病認識不足,很難判斷不良的果發生的原因。因此,應當耐心聽取醫生和醫院方面的解釋,要相信醫院,相信科學。
同時,還可以向熟悉的醫生請教,聽取他們的意見。還可以向有關咨詢機構進行咨詢,例如專門負責任醫療糾紛咨詢機構或律師事務所。如果覺得醫院和醫生的解釋不能令人滿意,可以書面提出問題,要求醫院進行調查,并對所提出的問題予以解釋。當病人方面掌握較充分的證據,能夠說明醫生和醫院在醫療中有過錯行為,并且該過錯與不良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時,便可以向醫院提出賠償要求。經協商,如果雙方都認為賠償數額可以接受,便可以達成協議。
在與醫院方面進行協調的過程中,病人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當發生醫療事故或者發生可能是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后,醫院應當立即進行調查、處理,并向當地衛生行處長部門報告,這是醫療機構的法定義務。
第二,當發生醫療事故或可能是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時,病人及其家屬可以以向醫療單位提出查處要求,這是病人的法定權利。《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規定:對于醫療單位發生的醫療事故或事件,“病員及其屬可以向醫療單位提出查處要求”。如果醫院方面不積極對事件進行調查處理,并且隱瞞和掩蓋真實真相,既不解釋病人及其家屬提出問題,也不提出解決方案和提出書面處理意見的話,病人及其家屬可以提請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處理。
某些省對病人提出處理醫療事故或者醫療糾紛時限作出了規定。例如《江西省〈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實施細則》第14條規定:“病員及其家屬對醫療單位的診療護理有異議時,至遲應在病員出院(或死亡)后三個月內向醫療單位書面提出,逾期不予受理”;《河南省〈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的實施細則》第11規定:“病員死亡的,其家屬或單位應在病員死亡后48小時(夏季24小時)內,向醫療單位或其主管部門提出查處要求;非死亡事件,病員出院后應在15日內(組織深部及體腔遺留紗布、器械等自發現之日計算)提出查處要求,逾期不再受理”;《廣西壯族自治區〈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實施細則》第10條規定:“病人或其家屬認為是醫療事故或事件的可在事故或事件發生后15天內向醫療事故或醫療糾紛查處要求的時限,但并未規定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處理請求的時限,因此,即使醫療機構對病人及其家屬提出的查處要求不予受理,病人及其家屬仍然可以提請衛生行政部門對醫療事故或醫療糾紛進行調查處理。
第三,某些醫療機構無權自行調查處理醫療糾紛。《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規定:“個體開業的醫務人員發生的醫療事故或事件,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組織調查、處理。”這時所說的“個體開業的醫務人員”是指個體診所中的醫務人員。根據上述規定,發生在個體診所的醫療事故醫療糾紛,該診所無權自行調查處理。在各地制定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實施細則》中,對于哪些醫療機構可以自行查處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哪些醫療機構不能自行查處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作出了具體規定。
第四,發行醫療事故后,事故單位必須立即查處封病例、有關物證和原始材料。這是醫療機構的法定義務。《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八條規定:“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的醫療單位,應指派專人妥善保管有關的各種原始資料。嚴禁涂改、偽造、隱匿、銷毀。因輸液、輸血、注射、服藥等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對現場實物暫時封存保留,以備檢驗”。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醫療事故辦法〉實施細則》也有相應的更為具體的規定。
第五,在醫療事故或可能是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中,對死亡原因不明確的,應當進行尸體解剖。《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10條規定:“凡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臨床診斷不能明確死亡原因的,在有條件的地方必須進行尸檢。尸檢應在死后48小時以內,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醫院病理解部技術人員進行,有條件的應當請當地法醫參加。醫療單位或者病員家屬拒絕進行尸檢,或者拖延尸檢時間超過48小時,影響對死因的判定,由拒絕或拖延的一方負責”。因此,病人家屬如果拒絕或者拖延尸體解剖,將承擔“敗訴”的后果。
第六,病人方面可以與醫院方面協商經濟賠償費數額。在有此情況下,醫院承諾的賠償費數額比經衛生行政部門裁定的一次性經濟補償費數額或法院裁決的經濟賠償費數額還要高。因此,病人方面應當術衡利弊,適可而止。
第七,按照《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的規定,因醫療事故所增加的醫療費用,由造成醫療事故的單位支付,不計入一次性經濟補償內。但是,符合出院標準的病人應當出院,產婦死亡后留有嬰兒的,應當由家屬將嬰兒接出院。如病人拒絕出院,或者病人家屬拒絕接嬰兒出院,自病人或者病人家屬接到醫院通知之日起,費用自己支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吳月律師系遼寧卓政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畢業于“全國211工程”重點院校遼寧大學。本著勤勉盡職的職業精神,利用自身扎實的法學知識和不斷豐富的實踐經驗,吳律師多年來辦理過各類民事、經濟、行政、刑事等案件,最大程度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深得當事人的廣泛好評。擅長領域:人身損害、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工傷賠償、勞動糾紛、合同糾紛、刑事辯護、常年顧問。聯系:13940520866,18642086136。:348426602,E-mail:18642086136@163.com。聯系地址:青年大街1號市府恒隆廣場23層。
最新的申請土地確權的步驟是什么
2021-01-20員工應該如何應對單位的調崗行為有哪些
2021-03-24刑法危害公共衛生罪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21解約定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7交通事故鑒定中是否扣車
2021-02-08贈與合同受贈人后期簽字可以嗎
2021-02-08汽車追尾事故賠償
2020-12-04怎么判定合同真偽
2021-01-28低保待遇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沒有法條)
2020-11-22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內部調崗定義
2020-12-28勞動仲裁員工代表要什么條件
2021-03-092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2-21交通事故理賠有哪些事項
2021-01-24沒在現場報案保險公司需不需要理賠
2021-02-23合同簽訂在舊保險法實施時候應如何處理
2021-03-19逆行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3-14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哪些原則
2020-11-08商業三者險和強制三者險都有哪些規定
2020-12-12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