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放貸款后領導借用不付利息
某市一國有醫院因資金短缺,經院務會研究,決定向市房管局申請政策性房改貸款500萬元。在辦理這筆貸款過程中,市房管局局長劉某私下要求該醫院院長王某須從這500萬元貸款中借出80萬元給其個人經營周轉一年,并要求其保密不要將此事讓醫院的其他領導知道。王某應允,一年后,劉某將80萬元歸還,但未支付利息。
二、行為人構成何種犯罪
有意見認為,劉某的行為構成受賄罪與挪用公款罪的想象競合,應擇一重罪處罰,王某的行為構成挪用公款罪。
本文認為,本案中王某不應以挪用公款罪定罪處罰,而劉某則只構成挪用公款罪。
1、王某的行為不構成挪用公款罪
表面上,劉某和王某事先達成了挪用公款的意向,王某又實施了挪用公款的行為,劉某也使用了所挪用的公款,雖然王某是醫院的法定代表人,但是他未經過組織程序,自己擅自決定將這筆80萬元的公款借給劉某個人使用,整個過程“似乎”純屬王某的個人行為。據此,從刑法理論上分析,以及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挪用公款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998年5月9日起施行)的第八條規定來看,王、劉二人應構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但是,2003年11月13日公布的《全國法院審理經濟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下簡稱“2003年紀要”)》(法[2003]167號)中,“關于挪用公款罪”的第(一)項“單位決定將公款給個人使用行為的認定”規定:“經單位領導集體研究決定將公款給個人使用,或者單位負責人為了單位的利益,決定將公款給個人使用的,不以挪用公款罪定罪處罰。上述行為致使單位遭受重大損失,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的有關規定對責任人員定罪處罰。”高法這一規定的實質,是將單位負責人主觀上為了單位的利益而實施挪用公款給個人使用的行為,看成是一種單位行為,而不是單位負責人的個人行為。?
“2003年紀要”相對其他有關挪用公款罪的司法解釋出臺較晚,應按該“紀要”的相關規定執行。結合本案,劉某身為房管局的局長,對王某所在醫院申請的政策性房改貸款具有審查決定權,劉某提出“須從這500萬元貸款中借出80萬元給其個人經營周轉一年”,假若王某不同意,恐怕這500萬元的貸款就會泡湯。所以,對王某答應并借給劉某80萬元公款周轉一年的行為,應視為是為本單位的利益,其行為符合“2003年紀要”的規定,應認定為單位行為。既然是單位行為,自然不構成挪用公款罪。但是,如果確因王某挪用80萬元資金的行為給單位造成了重大損失,則應以刑法規定的其他罪名來追究其刑事責任。
2、劉某的行為單獨構成挪用公款罪。
本案中,真正實施挪用公款行為的是醫院的院長王某,劉某是以教唆犯的身份參與挪用公款過程的,由于王某的行為不構成挪用公款罪,因而劉某和王某也就不能構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那么,實施挪用公款的人不構成挪用公款罪,使用被挪用公款的人能不能單獨構成挪用公款罪呢?答案是能!這涉及到間接正犯的刑法理論問題。
所謂間接正犯,是指行為人把一定的人作為中介實施犯罪行為,其所利用的中介由于具有某些情節而不負刑事責任或不發生共犯關系,行為人對于其通過中介所實施的犯罪行為承擔完全刑事責任。這種實施犯罪行為的間接性和承擔刑事責任的直接性的統一就是間接正犯。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發放貸款后領導借用不付利息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本文認為劉某的行為構成受賄罪與挪用公款罪的想象競合,應擇一重罪處罰,王某的行為構成挪用公款罪。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中被強制購物,事后發現上當受騙該如何
2021-01-21修路征地未得到補償怎么投訴
2020-12-10之前工傷鑒定十級現在公司破產怎么辦
2021-02-24行政訴訟中財產保全的適用情形
2021-02-26借條中既約定了逾期利息又約定了違約金該如何計算
2021-01-04請問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報贍養
2021-01-20怎樣認定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1-13發生車禍之后是否可以和解
2020-11-25妻子不擇手段制造離婚證據
2021-03-24訴訟保全擔保怎么寫
2021-01-06什么是證據保全
2020-12-16幫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06辦理房產贈與必須雙方去現場嗎
2021-03-24國企如何編制改制方案
2020-12-26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團體意外險可以稅前扣除嗎
2020-11-13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健康保險包括哪些
2020-11-28進出口貨運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0-11-22保險銷售行為現場應當同步錄音錄像嗎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