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化的不斷增高,法律體現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保障人們群眾的合法權益。對于合同我們并不陌生可以說合同已經越來越深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了,但是說到對合同的具體的理解我們卻還是比較陌生的,例如對于合同履行中的抗辯權問題很多人不是很清楚,那三大抗辯權規定內容是什么?下面就詳細介紹。
一、同時履行抗辯權
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六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二、先履行抗辯權
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示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三、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的行使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中止履行。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經營狀部分嚴重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喪失商業信用;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第二階段為解除合同。當事人依照上述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但是,不安抗辯權的行使是有一定條件和限制的。如無確切證擾證明對方零部件失履行能力而中止履行的,或者中止履行后,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而拒不恢復履行的,不安抗辯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在合同履行中,當事人可享有同時履行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這些抗辯權利的設置,使當事人在法定情況下可以對抗對方的請求權,使當事人的拒絕履行不構成違約,可以更好地維護當事人的利益。
如今國家要求每一個公民要做一名遵紀守法的合格公民,法律已經普及到每家每戶,我們在生活中主要遇到的抗辯權包括同時履行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三種,法規中有詳細的規定,從而來保障人們群眾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車主們在買車時如何辨別試駕車
如何辨別真假發票?
如何辨別房產證樣本真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外包是臨時工嗎
2021-01-01病假和醫療期的區別是怎樣的
2021-02-25二十年的訴訟時效有變動可能嗎
2020-12-02股份有限公司向銀行貸款需要股東簽字嗎
2021-02-01公司地址異常能注銷嗎
2021-03-17人進監獄了欠銀行貸款怎么辦
2021-03-11未生效合同違約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交通局可以釣魚執法嗎
2020-11-07如何行使夫妻財產贈與財產撤銷權
2021-03-04專利權可以贈與嗎
2020-12-27未領結婚證生了小孩應該歸哪方撫養
2021-01-28判決書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1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
2021-02-05訂立合同時合同內容違反法律法規怎么處理
2020-12-21政府回購房贈與他人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14和房屋中介打交道注意什么
2021-03-23房地產開發流程及五證是什么
2020-12-29騙取住房補貼是什么罪
2021-03-23人身意外險包括自殺嗎
2020-12-07人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