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來證據的排除規則是怎樣的
傳來證據的排除規則:
1、傳來證據的不可靠性。傳聞證據是由非親身感受案件事實的人所作的陳述,因此對案件事實根本沒有準確的認識,在法庭上作為證據的陳述僅僅是他人陳述的重復。客觀上,陳述的重復總是蘊含著非初始性的危險。主觀上由于人的認識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知識水平的不同,聽到相同的陳述,可能作出不同的轉述,并可能會加進主觀判斷而背離案件事實。轉述的中間環節越多,傳來證據的可靠性越差,證明價值也就越低。在英美國家有證人宣誓制度,未經宣誓的陳述,一方面,它的可靠性當然會降低,另一方面,陳述人的責任也會降低,因此“在庭外或他人背后作輕率的,不假思索的陳述比在庭上或當他人之面更為容易。”因此將傳聞證據作為定案依據是不科學的。
2、傳來證據剝奪了相對方的質證權,損害了程序公正。無論是大陸法系國家還是英美法系國家,基本都賦予了控辯雙方的質證權,對證人的詢問主要通過交叉詢問的方式進行。通過詢問,提出證據的一方可以是法官確信該證據是真實的,反詢問一方可以尋找證據的疑點,推翻證據的可信度。而傳來證據,由于證人并不了解案件事實,對雙方的詢問無法作出有價值的回答,因此不能確定其所陳述的內容的真實性。同時傳來證據由于原陳述者本人不出庭,無法通過交叉詢問的方式,檢驗庭外陳述者或行為者的感知能力、記憶能力、是否誠實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其中,最主要是侵犯了被告反復詢問的權利。尤其在英美法系國家,交叉詢問是控辯雙方所享有的一項重要權利,未經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使用傳聞證據將嚴重損害司法的公正。
3、傳來證據規則是保證證人出庭制度的有效措施。允許使用傳來證據的最大隱患是證人出庭制度將受到威脅。如果間接了解案件的人可以代替直接了解案件的人出庭作證,那么有些證人就能以此來逃避作證的責任。對庭審來講,則增加了法官認定事實的難度。證人常常會因為害怕受到打擊報復或承擔偽證罪而不愿意出庭作證。而傳聞證據的陳述人所要面臨的這類危險要小的多。因此傳來證據排除規則能夠迫使真正了解案情的人出庭作證,給予種辯雙方充分質證的機會。
傳來證據不同于一般的證據,由于它的真實性很難鑒定,而且無從考察,所以使用時有很多限制。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審判中發現刑事罪怎么處理
2020-12-30公民應如何維護自己的榮譽權?
2021-02-15什么是醫療事故,醫療事故處理有哪些程序
2021-01-25交通事故賠償調解賠多少錢
2021-03-21哪些情況可以申請交通事故保全處理
2021-02-04不發工資找勞動局有用嗎
2021-02-05法院訴訟離婚程序
2021-02-16孫子能替奶奶打贍養費官司嗎
2020-11-25公共交通意外傷害保險
2021-02-02承租人變更有訴訟時效嗎
2021-01-02房產贈與給兩個人怎么繳稅
2020-12-30集資房滿兩年以什么為標準
2021-01-19學生實習期間發生的工傷事故怎么解決
2021-01-06試用期工資的約定
2021-02-07裁員多少人以上要提前30日公告
2021-01-05哪些勞動爭議可由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1-02-17再保險公司有什么樣的問題
2021-03-18談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
2020-11-28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財產保險理賠時受三個限額限制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