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國對土地的需求是越來越大,很多地方都在進行征地拆遷,有的時候會在房子下邊挖出來一些文物或者其他有價值的東西。有些人認為是在自己的家里挖出來的就應該屬于自己,就把這些東西占為己有,但是憲法關于埋藏物的歸屬是有規定的。
一、關于地下埋藏物的歸屬相關法律
埋藏物雖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具有重要地位,但埋藏物的歸屬仍然是法律中一個重要課題,埋藏物的發現也是各國物權法中不可或缺的制度,其中,許多國家的規定相當典型或相當有特色。《法國民法典》對發現埋藏物規定于該法第716條第2款規定:“一切埋藏或隱藏的物品,任何人不能證明其所有權,且發現純為偶然者,埋藏物”法國民法采取發現人取得所有權主義。即在自己土地上發現的埋藏物歸自己所有;在他人土地上發現的埋藏物,一半屬于發現人,一半屬于土地所有權人。
而《德國民法典》將發現埋藏物在第984條規定,埋藏物以隱藏于他物中經過較長時期為成立要件,未經過較長的時期的不構成埋藏物構成發現埋藏物,不僅僅要求找到埋藏物。在發現埋藏物的效力上采取發現人取得所有權主義,埋藏物一半屬于發現人,一半屬于包藏物的所有人。我國《民法通則》第79條規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歸國家所有,接收單位應對上繳單位或個人,給予表揚或者物質獎勵。”《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93條規定:“公民、法人對于挖掘、發現的埋藏物、隱藏物,如果能夠證明屬其所有,而且根據現行的法律、政策又可能歸其所有的,應當予以保護。”
我國《物權法》第114條規定:“拾得漂流物、發現埋藏物或者隱藏物的,參照拾得遺失物的有關規定。文物保護法等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第113條規定:“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可見,我國采取的是公有主義的立法例,發現人不得取得所有權,只可能受到一定的表揚或物質鼓勵。
經過介紹,大家可以了解到憲法關于埋藏物的歸屬規定的內容是,不管是在誰那里發現了埋藏物,不管能不能證明這個物件的出處,都是應該歸國家所有的,發現者是沒有這個物品的所有權的。所以,如果在生活中發現埋藏物的話應該積極上交相關部門。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無主物遺棄物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拾得遺失物之債有哪些特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空調車不開空調乘客可以要求退票嗎
2020-11-16法院和檢察院的職責是什么
2020-11-20房屋買賣違約訴訟流程
2021-02-16監察機關留置最長期限
2020-11-30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如何避免事故
2021-03-17社區戒毒與社區康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未生效合同違約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繼承人可以放棄繼承遺產嗎
2020-12-16哪些離婚證據是屬于非法收集
2021-01-28跨省辦理結婚證要有哪些具體的程序
2021-02-16公款不能轉給私人賬戶嗎
2021-03-05國有資產監督機構的職責包括哪些
2020-12-08合同之債的客體
2021-01-22顧客如果喝醉酒在超市摔倒,誰來擔責
2020-12-24小區公有用地的所有權歸誰
2021-02-14為什么集資房要全款
2020-12-23工作未滿兩年被裁員怎么補償
2021-03-20勞動糾紛調解需要幾天
2021-01-29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19人身保險合同保險利益有怎樣的特征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