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作為國家的主人,國家在很多方面為了保障人民的利益不受損失。通過法律的制定,確立人民的權利。人們可以根據自身的合法利益,行使相應的權利。在這些權利的行使中,人與人之間的權利行使就會發生沖突。國家為了保證這種權利在合法的范圍進行抗辯,制定了可抗辯權。那么,行使可抗辯權的條件是什么?
一、行使可抗辯權的條件是什么?
1、當事人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
和同時履行抗辯權一樣,先履行抗辯權的雙方當事人應當是因同一合同互負債務,在履行上有一定的關聯性。一單務合同不發生先履行抗辯權的問題。當事人互負債務,如果不是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也不發生先履行抗辯權。此外,兩項債務間應當有對價關系。如果沒有對價關系,也不存在先履行抗辯權。
2、當事人履行有先后的順序。
先履行抗辯權的當事人履行有先后順序之分,此為與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最大區別。“先后順序”是依當事人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定,或者根據交易習慣而確定先后順序。飛只有先履行的一方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的,后履行的一為當事人才享有先履行抗辯權
3、須有先履行合同債務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債務或者履行合同債務不符合約定。
此為當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前提條件先履行抗辯權的行使其實質上是對應當先履行合同義務一方當事人違約的抗辯,是在不終止合同效力的前提下,后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有利措施,既可以防止自己在履行后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又可降低成本。如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先交貨、后付款”或“先付款,后交貨”,均有履行上的先后順序,若應當先履行義務而未履行,實為違約,則后履行當事人即可行使先履行抗辯權。
4、須為先履行一方當事人應當先履行的債務是可以履行的。
若先履行一方的債務已經不可能被履行了,則后履行一方當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已失去意義。
可抗辯權就是人們可以根據自身的合法權益在他人行使權益時行使抗辯的行為。國家制定的可抗辯權是為了保證人民行使權利或者是在履行相應的義務時能夠有效的保證個人自身合法權利能夠得到實現。所以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了具體的問題,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進行權利的相對行使。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級傷殘鑒定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20接管期限延期是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決定嗎
2020-11-22如何避免購房定金糾紛
2021-02-13處分以后能否直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6解除勞動合同后是否要遵守競業限制
2021-03-10單位應當如何與員工約定試用期?
2021-03-01勞動爭議案件舉證指引最詳細
2020-11-15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1-03-26保險公司罰則中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1-01-31如何處理保險合同無效產生的后果
2021-01-20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保險公司擅自在院墻上開門被判敗訴
2021-02-16交通車禍保險如何賠償,賠多少錢
2021-02-19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1-29事先未出示條款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21拆遷安置房是否可以購買
2020-11-30請求分割拆遷款份額
2021-01-02企業房產拆遷置換的補償方式都有哪些
2020-12-12拆遷時土地證上的面積算嗎
2020-11-19西城拆遷安置房如何繼承,繼承需要繳納哪些稅費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