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悠久,珍寶無數,但是許多寶物都會掩藏在土地下面。兵荒馬亂的年代,錢財帶不走的,很多也會選擇將其埋在地下,等待安全了再將其取出帶走。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會有很多埋藏寶物的地點記不清楚了。這種情況下,很多東西會成無主物。接下來,365律師將和大家分享中國埋藏物的所有權歸誰?
埋藏物的概念
所有權屬已無從查考的有價之物。狹義指埋藏于土地中的不能證明其所有權的物。廣義則不論藏于何處,只要是它藏于動產或不動產中,并不知其所有人的,都為埋藏物。
中國埋藏物的所有權
我國《民法通則》第79條規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歸國家所有,接收單位應對上繳單位或個人,給予表揚或者物質獎勵。”《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93條規定:“公民、法人對于挖掘、發現的埋藏物、隱藏物,如果能夠證明屬其所有,而且根據現行的法律、政策又可能歸其所有的,應當予以保護。”我國《物權法》第114條規定:“拾得漂流物、發現埋藏物或者隱藏物的,參照拾得遺失物的有關規定。文物保護法等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第113條規定:“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可見,我國采取的是公有主義的立法例,發現人不得取得所有權,只可能受到一定的表揚或物質鼓勵。
有證據證明是自己埋藏的物品應該歸自己所有,必須提供必要的證據是關鍵。對一個國家而言,“藏寶于民”是應該被允許的,只要是在合適的范圍內。 文物保護法明確規定,公民、個人依法持有的祖傳文物及合法途徑取得的文物,包括通過贈與,通過買賣,通過參與拍賣過程當中的競拍的行為取得的個人文物的所有權,都應受到法律的同等尊重。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97條的規定:“公民、法人對于挖掘、發現的埋藏物、隱藏物,如果能夠證明屬其所有,而且根據現行的法律、政策又可以歸其所有的,應當予以保護。”而如果能證明挖掘的財物是其祖輩所有的,可以作為遺產繼承。
埋藏物,有有主和無主之分。那么,中國埋藏物的所有權歸誰?若是有直接證據證明,埋藏物是自己的,或者是自己祖輩的,那么物品都可以歸自己所有。若是無主的物品,那么,人們就不得隨意拿取,這些都是屬于國家的,即使取得了,也應該主動交出來,會得到一定的獎勵的。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關于遺失物的問題的法律規定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發商抵押回遷房構成詐騙嗎
2020-11-26刑事附帶民事審判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05老房契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1夫妻可以為對方做擔保人嗎
2020-12-0850多歲的父母要贍養嗎
2021-03-04經濟適用房抵押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6如何終止勞動合同
2020-12-26懷孕被裁員公司如何補償標準
2021-02-21辭職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15團體意外險和個人意外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4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意外事故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1-01-09自然災害保險公司不賠合法嗎
2020-11-22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21-01-09農村開荒地能不能建房
2020-12-21拆遷房辦理房產證需要多少費用
2021-03-04住改非拆遷經濟損失應該怎么補償
2020-11-30安置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24少數民族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20拆遷補償款如何分割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