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隆堯縣律師 邱縣律師 深澤縣律師 茶山鎮律師 禪城區律師 海陵區律師 任縣律師
顧名思義,破產撤銷權能夠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在申請破產前一定時間內如果有損破產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我國人民法院有權撤銷破產申請,保護債權人利益。但是對于非法律專業的人而言,這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也不知道其范圍。那么接下來律霸小編將為您解答破產撤銷權及其范圍這一問題。
一、定義
破產撤銷權,指管理人對債務人在破產程序開始前的法定期間內所為的侵害債權人利益的行為,有否認其效力并申請法院撤銷該行為的權利。實際上,破產法上的撤銷權制度是民法上債權人撤銷權制度在破產法上的延伸。基于其獨特的法律特性和制度功能,各國破產法均規定了破產撤銷權制度。
破產法規定撤銷權的目的,在于恢復因破產人不當處分而失去的利益,保護全體債權人公平受償的機會。國內也有學者稱之為否認權,并定義為:對于破產人在破產申請受理前一定期限內所為的有害于破產債權人利益的行為,通過管理人行使撤銷權而予以消滅,使財產回復到行為發生以前的狀態的行為。 否認權理論實為日本學者提出,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第35條規定,“人民法院在受理破產案件前6個月至破產宣告之日的期間內,破產企業的下列行為無效:
(一)隱匿、私分或者無償轉讓財產;
(二)非正常壓價出售財產;
(三)對原來沒有財產擔保的債務提供財產擔保;
(四)對未到期的債務提前清償;
(五)放棄自己的債權。破產企業有前款所列行為的,清算組有權向人民法院申請追回財產。
追回的財產,并入破產財產。這一破產撤銷權制度,雖然在法律上給予了債權人適當的救濟權利,但由于該規定過于簡單,在審判實踐中操作性差,對債權人利益的保護不完善,因此,在立法上需要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破產撤銷權制度,以便在司法實踐中進一步擴張破產撤銷權的適用范圍和行使主體等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31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前一年內,涉及債務人財產的下列行為,管理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
(一)無償轉讓財產的;
(二)以明顯不合理的價格進行交易的;
(三)對沒有財產擔保的債務提供財產擔保的;
(四)對未到期的債務提前清償的;
(五)放棄債權的。
第32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前六個月內,債務人有本法第二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仍對個別債權人進行清償的,管理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但是,個別清償使債務人財產受益的除外。
二、范圍
綜觀各國破產法的關于破產撤銷權范圍的立法體例,有的未用列舉式的立法模式,如英國、日本;有的采用概括加列舉相結合的立法模式,如德國1994的破產法即規定了可撤銷行為的一般構成要件和具體可撤銷行為的類型。這種立法體例通過原則性規定即“彈性條款”和列舉規定相結合,做到對債權人利益的完整保護。一方面依據實質要件規定破產無效行為的一般形態,另一方面將破產實踐中典型的無效行為作具體列舉,顯得科學合理,又實際可行。而我國破產立法體例采用的是列舉式立法模式,規定的可撤銷行為種類過少,債務人在破產前實施的損害債權人利益的行為不能得到有效救濟,不能真正體現平等保護債權人利益的立法精神。因此我們在立法上不妨參考國外概括加列舉的立法模式,抽象出可撤銷行為的一般特征,并概括成一般構成要件,以彌補列舉立法模式的不足,同時也賦予了法官相應的自由裁量權,以有效地規范破產利害關系人的行為。
(一)債務人惡意損害債權的行為。我國破產法中規定的隱匿、私分、毀損、拋棄財產的行為即為惡意損害債權的行為。由于該行為屬于事實行為,不是法律行為,破產管理人或清算人可通過侵權損害賠之訴或不當得利返還之訴追回財產。
(二)債務人的無償行為。債務人的無償行為是指破產債務人將本屬于破產財產或權利的以無價或幾近無代價的方式過度給第三人的行為,包括1、無償轉讓財產,如增與,2、放棄財產或權利,作為的放棄,如免除債務人的清償義務不作為的放棄,如對將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不依法律規定方式中斷。3、對外提供無償擔保。
(三)可撤銷的非正常交易行為。非正常交易行為是指在破產程序開始前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按過低價格與他人進行交易而侵害債權人的行為。我國破產法明確規定了非正常壓價出售財產的行為可撤銷行為。判斷非正常壓價的標準,從理論上講,應與出賣時的市場價格水平大體相當。在實務中,應考慮在市場經濟中,存在市場交易的風險性,對于稍低于市場價格的出售行為,一般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不能一概地予以撤銷。但出售的價格低于市場價格0.7以上則應視為過低價格。非正常壓價出售財產的行為,在英國破產法上稱“過低價值交易”,規定稱,與他人進行的交易使公司得不到約因,或與他人進行交易中,對方提供的約因價值遠遠低于公司在錢或金錢價值方面提供的約因,均屬過低價值交易,可予以撤銷。
(四)可撤銷的偏頗行為。偏頗行為是大陸法國家的用語,指債務人在臨界期間內實施的,使個別債權人的地位得到伏于其他債權人的行為。在英美法國家稱為優惠行為。該行為撤銷的理論依據是保護債權人地位的平等,具體包括
1、對原來沒有擔保的債務提供財產擔保;
2、對未到期的債務提前清償;
3、本意清償,即對到期既存債務的清償。這種清償,當事人的主觀上必須有惡意,即債權人明知或因重大過失不知債務人已無支付能力的本意清償可予撤銷。
綜上所訴,有了以上關于破產撤銷權及其范圍的相關內容的基本了解,非法律專業人士就能夠在發生類似情況時,使用法律武器,通過管理人行使破產撤銷權,維護屬于自己的財產和合法權益,減少不必要的財產損失。關于破產撤銷權及其范圍有哪些的問題小編就為您介紹到此,更多內容您可以咨詢律霸。
公司破產法人責任
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簽訂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5投訴法院去哪個部門投訴
2021-02-01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召開方式進行規定
2021-01-20合伙終結合后伙人能否要求返還股金呢
2021-03-08域名商標的保護期限是多少年
2020-12-18父母健在孩子能否變更監護人
2020-11-26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1-01-01房屋可以贈予給非直系親屬嗎
2021-02-04可以有條件的放棄繼承權嗎
2021-02-12何為婚姻法上的男女平等
2020-11-21當庭提出管轄異議有效嗎
2020-11-11強制執行有哪些性質
2021-02-08學生在外面玩水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3異地買房如何提取公積金
2021-01-23集資房沒有購房合同能買嗎
2020-12-30勞務用工法律須知
2020-12-31競業限制是先仲裁還是先起訴
2021-03-22員工簽勞務合同有什么風險
2020-12-01員工辭職是否確認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0經濟裁員能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