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事行為能力上講,未成年人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大多數的民事活動都需要有監護人的追認才能有效。但在債權債務關系中,未成年人寫的欠條是否有效?如果有效,而未成年自身又沒有償還能力時,債權人能否向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討債呢?對于這些問題的具體內容,本文將一一為您講述。
一、未成年人寫的欠條是否有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因此,所謂的債務人在實施借款這一民事行為時若的十周歲左右的未成年人,屬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一般來說,其數額較大的借款并非其按常理、智力所能理解并預見相關法律后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因此,未成年債務人獨立實施的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屬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依法應由其法定代理人進行事后追認才能發生法律效力。
同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理解與適用》第五條第一款“在合同糾紛案件中,主張合同關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當事人對合同訂立和生效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
二、能否向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討債
基于監護人具有對被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監護人也可被作為討債對象。
但是,法律規定的監護人范圍較廣,而且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本身的情況比較復雜,有的是無行為能力人,有的是限制行為能力人,有的自己有財產,有的則無財產。
因此,僅僅了解監護人可以作為討債對象還不夠,還必須掌握其中的細節,以避免在催款清欠中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應該明確,關于監護人范圍的規定不等于監護人的確定,法律規定監護人的范圍,是為防止出現被監護人無人監護的各種情況,而規定一定的順序的目的,則在于讓人們按排列次序確定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監護人。因而,作為債權人在一情況下可以以此類推,確定誰是監護人,并向其請求賠償。
能否向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討債?對于這些問題,上文中都有十分詳細的介紹,希望能夠給您帶來幫助。未成年人的欠條不一定會無效,亦不一定會有效,而在有效的情況下,未成年人就成為債務人,需要向債權人償還債務。如果未成年人本身無法償還,債權人可向未成人的監護人討債。但具體應該怎么討債才有效,建議您咨詢專業的債權債務律師,以更好地解決您所遇到的問題,維護您的合法債權。
欠錢沒有欠條怎么辦
欠條怎么打具有法律效力?
民間借款欠條怎么寫才有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察機關可以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嗎
2020-12-28下設子公司是否屬于公司分立
2020-12-05企業債權人可以申請企業破產嗎
2021-03-08申請注冊商標的流程是什么
2021-03-13值得參考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1-01-09未生效合同違約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判決侵權賠償金支付之日如何確定
2021-01-20仲裁裁決的效力怎樣
2020-12-07異地執行拘留的法律規定
2021-02-04交通事故處理責任認定有期限么
2021-01-05商業銀行調整業務范圍需要哪個部門批準
2021-02-09老人超市滑倒可以索賠嗎
2021-01-13如何避免租房定金糾紛
2020-12-15二手房中介費支付方式及注意事項
2021-03-10房地產開發資質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勞動合同變更是什么,勞動合同變更有補償嗎
2021-03-02買賣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30勞動者未提前30天通知離職合法嗎
2020-12-21勞動爭議管轄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9第三責任險處理時注意什么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