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位權和撤銷權的比較有什么不同
撤銷權和代位權的區別是:
第一,兩者針對的對象不同。代位權針對的是債務人不行使債權的消極行為,通過行使代位權旨在保持債務人的財產,而撤銷權針對的是債務人不當處分財產的積極行為,行使撤銷權旨在恢復債務人的財產。
第二,兩者的構成要件不同。撤銷權的行使以債實實施了處分財產逃避債務為構成要件,代位權行使要求債務人必須怠于行使其列到期債權,且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必須到期。
第三,兩者在效果上不同。債權人行使代位權以后,如果沒有其他人向債務人主張權利,債權人可以直接獲得財產。債權人行使撤銷權以后,第三人向債務區還了財產,該財產不能直接交付給債權人,而應當由法院代為保管,該債務到期后,再交付給債權人。
二、代位權的性質是什么
傳統民法上的代位權制度認為代位權是指債務人對第三人享有權利卻不行使,使其將來的償債財產應該增加而未增加,危及債權實現,債權人以自己的名義代替債務人行使權利的權利。
代位權是一種什么性質呢?首先,這種權利不需要征得債務人的同意,債權人直接根據法律的規定就可以行使,似乎可以直接將其指稱為形成權。其次,代位權很像民事中的代理,但債權人是以自己的名義代行權利,與代理的特點存在明顯差異。臺灣有學者將其稱為以行使他人權利為內容的管理權,也有人認為它是從屬于債權的一種特別權利,屬廣義的形成權。再次,代位權本身并非一種獨立存在的權利,而是一項依附于債權的權能,稱為代位權能。再次,代位權看似債權人向第三人為請求,第三人負有協助的義務。似乎與請求權很接近。這也是最容易產生的認識。
其實,代位權已經超越了債權相對性而直接指向第三方甚至可以再次代位。因此它從一開始就被賦予了迥異于債權請求權的內核。但它也并非要與物權的追及效力相混淆,相反,代位權跨越法律關系雙方而針對第三人,和物權的追及效力是有本質不同的。有了債權,不一定就具有代位權。因此把代位權定義為債權的一項權能,似乎于理不通。
三、撤銷權行使的構成要件
撤銷權的行使必須符合客觀要件和主觀要件。
所謂客觀要件,是指債務人實施了一定的有害于債權人的債權的行為,才能使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換言之,債務人實施了一定的處分財產的行為,此處所說的處分是指法律上的處分。具體包括:
第一,放棄到期債權。也就是說,債權到期后明確表示免除債務人的債務。
第二,無償轉讓財產,如將財產贈與給他人。
第三,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如將價值100萬元的房屋故意以1萬元的價格轉讓給他人。
需要指出的是,債務人的處分行為必須已經成立或生效,其財產將要或已經發生了移轉,債權人才能行使撤銷權。同時,債務人處分財產的行為將明顯有害于債權,債權人才能行使撤銷權。所謂明顯有害,是指債務人在實施處分財產行為后,已不具有足夠的資產清償對債權人的債務。如果債務人仍然有一定的資產清償債務,不能認為債務人的行為有害于債權。
所謂主觀要件,是指債務人與第三人具有惡意。一方面,債務人必須具有惡意。所謂惡意是指債務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處分財產的行為將導致其無資產清償債務,從而有害于債權人的債權,而仍然實施該行為。一般來說,認定債務人的惡意應以其實施行為之時為準。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代位權和撤銷權的比較有什么不同”問題進行的解答,代位權和撤銷權的內是非常多的,兩種權利的主要區別是針對的對象不同、構成要件不同等。讀者如果需要找律師解決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少批多占,未批先占違法嗎,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1電話辱罵他人怎么處理
2021-02-27不動產行政訴訟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5民事糾紛打官司步驟有哪些
2020-12-09新裝地板鼓包向誰索賠
2021-01-28公司沒注銷對法人影響嗎
2021-02-11婚前財產等于個人財產嗎
2020-11-23如何解除收養關系
2020-12-15訴訟過程中法庭證據的取得有什么途徑?
2021-01-22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1-03-08股票如何繼承
2020-11-26私生子繼承遺產的份額是多少
2020-12-15勞務方簽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04確認勞動關系規定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1申請在家辦公工資怎么算
2021-02-24猝死在不在意外險理賠范疇
2021-02-08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保險合同中無須注明的條款包括違約責任和爭議處理
2020-11-26公眾責任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6買夠十五年的職工養老保險,年齡不夠,還要補交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