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代位權訴訟,當事人,管轄,訴訟標的,既判力
作為一種有效的債的保全措施,1999年3月15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在第73條規定了代位權制度,即:“因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費用,由債務人負擔。”依照這一規定,債權人行使其代位權,應當通過法院予以主張,也即應當通過訴訟方式進行,這就是所謂的代位權訴訟。由于代位權的行使必須通過訴訟方式來進行,因而必然會涉及到當事人、管轄、訴訟標的、判決的效力等一系列的訴訟法上之法律問題。為了更好地指導訴訟實踐及協調代位權訴訟與民事訴訟理論的關系,本文將對這些問題作一初步探討,并對《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下文簡稱《合同法解釋》)中的相關規定之得失加以評析。
一、代位權訴訟之當事人問題
(一)債權人代位起訴與當事人適格理論
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適格系指就具體的訴訟而言,得以自己名義為原告或者被告,從而受本案判決之權能或資格,這種權能在訴訟理論上稱為“訴訟實施權”或“訴訟行為權”。[1]具有這種權能,才能成為適格的當事人,也即才能成為正當的當事人。[2]否則,法院可能因當事人不適格而以訴不合法為由裁定駁回原告之訴,或以訴無理由為據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3]一般來說,訴訟標的之權利或法律關系之主體(權利人及義務人),通常就該權利或法律關系,有訴訟實施權,而有當事人適格。但在特殊情況下,有時由第三人替代通常情況的實質性利益歸屬人或與他們并列而具有當事人適格,這種承認第三人具有為他人的利益而作為當事人進行訴訟的現象,稱為訴訟擔當。[4]根據訴訟擔當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規定還是基于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之不同,可將其分為法定的訴訟擔當和任意的訴訟擔當,前者例如,破產管理人(在我國一般稱為破產清算組),遺囑執行人,失蹤人的財產代管人等為他人的利益而享有訴訟實施權,后者例如,代表人訴訟制度。就本文所討論的代位權訴訟而言,債權人之所以具有當事人適格,在訴訟理論上可認為是一種法定的訴訟擔當[5],但它與其它類型的訴訟擔當又有著明顯的不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人房產轉讓協議的格式
2020-12-11國內互聯網金融的法律環境概況
2020-12-15行政案件鑒定告知時限是多久
2021-02-07民間借貸中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
2020-12-05什么時候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2021-01-21未辦理結婚手續的財產問題
2021-03-05哺乳期終止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15勞動爭議有些類型
2020-12-31人壽保險離婚能不能分割
2021-03-25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3-02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哪種情形必須導致保險人免責
2020-12-05車輛保險單可以反保全嗎
2020-12-10車禍輕傷保險怎么賠償,賠多少錢
2020-12-14保險追償權糾紛答辯狀
2020-12-06保險合同履行過程中投保人的義務有什么
2021-02-28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1-02-15法律對保險代理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2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續期)合同怎么寫
2020-11-09西城拆遷安置房可以繼承嗎,繼承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