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中止審理的情形
行政訴訟訴訟中止,訴訟中止是指在訴訟過程中,因出現某種原因而訴訟暫時停止,待原因消除后訴訟繼續進行的制度。行政訴訟中的訴訟中止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原告死亡,須等待其近親屬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2)原告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4)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5)案件涉及法律適用問題,需要送請有權機關作出解釋或者確認的:
(6)案件的審判須以相關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相關案件尚未審結的;
(7)其一也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行政訴訟程序:
1.起訴。起訴分為兩類:一是直接向法院起訴;二是經復議后向法院起訴。
起訴的期限:
①單行法律對起訴時間另規定的,按照單行法律的規定執行,如《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的起訴時限為5日等;
②除法律對起訴時間另有規定的,當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
③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做決定的,在復議期滿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④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行政相對人訴訟權或者起訴期限的,起訴期限從行政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訟權或者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但不得超過2年。對涉及不動產的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20年、其他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5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受理。法院接到起訴狀應當在7日內立案或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對不予受理的裁定不服的,可以提出上訴。
3.審理。法院決定立案依法組織合議庭開庭審理。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商業秘密及法律另有規定的外,都應公開審理。
4.判決。一審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1)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判決維持。
(2)主要證據不足的;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違反法定程序的;超越職權的;濫用職權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并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3)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4)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
(5)造成損失,判決賠償。
對一審法院判決不服的,自一審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提出上訴;對一審裁定不服的,自一審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提出上訴。
二審法院可以作出:①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的,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②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依法改判。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陳述書怎么寫?
2020-11-14婚內協議離婚時為何不生效
2021-01-25毆打他人怎么處罰
2021-02-25離婚后不付撫養費就不能探望子女嗎
2021-02-13無證房產怎么確權
2021-02-11案件重審可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1-20勞動合同關系幾年內訴訟有效
2021-02-12勞動關系轉移流程
2020-12-05實習協議在法律上是什么性質
2020-12-30單位在哪些情形下可以進行經濟性裁員
2021-02-09公益崗糾紛是否勞動爭議
2021-01-10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大理洱源發生地震,地震保險是否可理賠
2021-02-21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保險公司推定為全損車主可以賣車嗎
2020-12-22福建臺風來襲汽車被水淹了保險賠嗎
2020-12-10轉包的土地是否合法如何判定
2020-12-20拆遷凍結期限如何計算
2021-01-04征地拆遷維權為什么要請律師
2021-01-26違章建筑拆遷應否補償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