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偽劣產品替代履行法在簽訂買賣合同時,欺詐方出示真實的質量較高的樣品,而在履行時卻代以質量低劣的偽次品。
2、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欺詐法當事人一方在自身無履約能力或雖有一定履約能力的情況下,自訂立合同起,就根本沒有履行合同的誠意,而是想通過欺詐手段使對方履行合同。在騙取對方履行合同之后,非法占有對方履行的錢或產品,而自己卻不再履行合同,使對方造成重大損失。
3、偽造產品的質量鑒定證明或標志法供方本無產品或產品質量不合格,但為騙取貨款,引誘對方簽訂合同,偽造產品的質量鑒定證明或標志,對方看過之后信以為真而訂立合同,在對方作出履行之后,供方則不再對等做出履行,溜之大吉。
4、假冒注冊商標商品誘簽合同法。一方當事人為了誘使對方簽訂合同,騙取錢財,將自己的偽劣產品假冒為注冊商標商品,對方由于信任注冊商標商品而與之簽訂合同,在履行合同之后,才發現上當受騙。
5、專利產品謊稱法。當事人一方(供方)謊稱自己的產品為專利產品或名優產品,利用對方信息不靈,交通閉塞,缺乏經驗,對“專利”或“名優”產品的神秘感或信任感而使其陷入錯誤的認識。供方在對方意思表示不真實的情況下,與其簽訂合同,以推銷自己的偽劣產品。
6、盜用其他單位名稱。一方當事人通過非法途徑盜取其他單位的公章或合同專用章或空白合同書,在對方當事人不知自己為無權訂約人的情況下,為了獲取非法利益,而與對方當事人簽訂買賣合同,獲取對方當事人履行的錢或物。
7、假單位欺騙詐法。所謂假單位,又稱“皮包公司”,是指根本不存在或未經合法注冊的單位。這樣的單位沒有注冊資金、沒有固定的場所,沒有經營管理設施,甚至連從業人員都有是虛假的。社會上極個別不法分子往往就是利用私刻公章或合同專用章,騙取營業執照成立所謂的“假單位”,然后冒充某單位董事長或業務經理的名義與被欺詐方簽訂合同,待對方做出履行或預付款項后,攜帶錢財逃之夭夭。
8、虛假價格欺詐法。供方使需方在陷入錯誤認識的情況下與之訂立合同,從中獲取不法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變更協議
2020-11-30股權轉讓糾紛案件如何舉證
2020-11-25軍人能和離異女結婚嗎
2021-01-05涉外家事案件有哪些代理技巧
2021-01-15最新!民法典草案提審:婚姻家庭編擬了這些新規(20個新亮點)
2020-12-25外賣送餐員發生交通事故能認定工傷嗎
2021-01-28簽了一年的合同沒到一年可以走嗎
2021-02-20影響債券投資收益率的因素
2021-03-19民事合同欺詐會否判刑
2021-01-19顧客在超市摔傷流血該怎么辦
2020-12-08停車位租賃合同
2020-12-05勞動主體發生變更須補償員工嗎
2020-12-14飛機航班延誤賠償規定
2020-12-04肇事司機自己被撞 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3-02交通10級傷殘理賠多少錢
2021-02-03退商業車險過程是怎么樣的,退保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5公眾責任險附加條款內容是什么
2021-01-06瑞士人活得“保險”
2021-01-05人壽保險的除外責任
2021-02-22土地轉讓協議書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