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 合同履行地 ,通說認為指 合同規定履行義務的地點 ,也即義務清償地點。現行《合同法》、《民法通則》和《民事訴訟法》,對合同履行地概念的表述略有不同,其中《合同法》和《民法通則》作為實體法對其表述成 合同履行地點 ,而《民事訴訟法》作為程序法則稱其為 合同履行地 ,兩者并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是各法在立法中對本法所要解決問題的側重面不同而規定的一個地理概念,在法律概念上是相同的。審判實務中我們通常遵從特征履行地規則同時兼顧實際履行地規則。
1、特征履行地規則。此規則以當事人履行合同特征義務的地點來確定合同履行地,是目前占主導地位的評判方式。在合同約定的眾多義務中,必有一個能反映該合同之本質特征的義務,只要是雙務合同,非給付金錢義務最能反映該合同的特征,因而一般認為以此為標準確定合同履行地是適當的。也就是說,任何一個雙務合同,非給付金錢義務是區別此合同與彼合同性質特征的標志點,且以該特征為依據確定合同履行地。[2]如買賣合同中一般認為其特征義務應是標的物的交付,即所有權的轉移,都以該特征義務履行地作為該合同的履行地,《適用意見》第19條、《合同法》第62條、第141條、96年最高法院《關于在確定經濟糾紛案件中如何確定購銷合同履行地的規定》等都對買賣合同履行地進行了界定。加工承攬合同、財產租賃合同、補償貿易合同供用電、水、氣、熱力合同等等,都是按照合同性質來確定履行地,而合同性質一般根據合同的名稱來確定,若名稱與合同中權利義務不一致的,應按合同中約定的權利義務的內容確定合同類型,再確定履行地問題。
2、實際履行地規則。合同履行地是指實際履行地、約定的履行地還是民法所規定的履行地,眾說分紜,理論與實踐也一直是各說各的理。最高法院關于民訴法《適用意見》中第18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果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應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操作中又分幾種情況,合同有約定且實際履行地與約定一致的,按《適用意見》18條確定管轄,合同約定了履行地,但未實際履行,當事人一方或雙方住所地與合同約定的履行地一致的,原則上也可以適用18條規定,而如果合同約定了履行地,實際履行地與約定的不一致,或者沒有約定履行地卻又實際履行了,又或者既沒有約定,也沒有實際履行,如何確定案件的管轄,《適用意見》中就不甚明確了。以買賣合同為例,96年最高法院《關于在確定經濟糾紛案件中如何確定購銷合同履行地的規定》的司法解釋,也強調在實際履行中雙方當事人以書面或一致認可的其他方式可以變更約定,并明確了雖有約定但未實際履行的,不依履行地確定管轄。也就是說合同只有在約定了履行地并已實際履行且約定的履行地與實際履行地又相一致的情況下,適用相關法律才無任何障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服如何處理
2020-12-11科創板是什么
2021-03-142020金融消費者權益如何保護
2020-11-26將小說改編成動漫出版都需要什么授權
2021-01-10注冊商標被注銷后還有補救措施嗎
2020-12-12交通事故同等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2-26填寫支票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11假合同章的合同生效嗎
2020-11-13判過刑的又醉駕算是累犯嗎
2020-11-12離婚時哪些是共同財產,哪些是個人財產,哪些是約定財產,如何處理
2021-02-25家暴離婚能請求離婚賠償嗎
2020-11-29非親生子女的繼承權是如何的
2021-01-07勞動仲裁可以索要名譽賠償嗎
2021-03-15合同侵權能主張精神賠償嗎
2020-11-13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試用工”應該得到勞動報酬嗎?
2021-02-02辭退老員工屬于非法辭退嗎
2021-03-22勞務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追討加班費證據由誰提供
2021-02-27保險人說明義務與免責條款效力之關系辨析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