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解除未生效的合同?
當事人要行使解除權,必須通知對方當事人解除合同,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才解除。《合同法》規定了合同解除的三種情形:
其一,協議解除,即《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當事人經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其二,約定解除,即《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
其三,法定解除,即出現《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定的五種情形時,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這五種情形分別是:
1.不可抗力,而且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此種法定解除權合同雙方均享有。
2.預期違約(明示違約)。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以自己的行為明示不履行合同“主要債務”。若以默示行為表示拒絕履行,對方應行使不安抗辯權,而不能徑直解除合同。
3.根本違約,是指當事人的違法履行已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另一方可徑直解除合同。
4.遲延履行。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司法解釋
已經成立但未生效的合同作為解除的對象,應當遵循雙方協商為主,單方行使解除權為例外的原則。這是因為為了維護合同交易安全,防止一方當事人為了自己利益,濫用合同解除權,為違背誠實信用原則尋找各種借口。法律并未禁止雙方當事人協商解除已成立但未生效的合同,但也未規定該類合同的法定解除事由。
合同成立后尚未生效前,固守合同生效將使一方當事人利益受到重大損失的情況下,雙方協商未果的時候,利益將要受損的一方當事人也不一定必然行使解除權。這要區別不同情況,當該方當事人能夠阻止合同生效,就沒必要去行使解除權;即使阻止不了合同生效,也并非必然行使解除權,因為如果追究對方締約過失責任能夠彌補利益損失,并且合同生效仍有意義,也沒必要去解除合同;除非不解除合同難以彌補利益損失并且合同生效對其已毫無意義,方可行使解除權,當然,這在以后立法中需待于明確。
需要明確的是,合同只要是合法的簽訂的,就需要按照規定的條款來履行各自的職責,對于未生效的合同需要解除的,一般都是需要協商來進行處理的, 如果未經同意,那么極易造成一方私自解除合同的情況,是需要追究相關違約責任的。
解除勞動合同違約金怎么計算
合同解除權怎么行使
解除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不符合錄用條件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0-12-04在交貨期間無力履行合同怎么救濟
2021-02-13服刑人員在獄中被獄警欺辱怎樣維權
2020-12-07勞務派遣期間因公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04車禍后受傷什么情況需賠償護理費
2021-01-09遵義組織產品質量仲裁檢驗和鑒定,開展對棉花、毛絨、繭絲、麻類纖維質量公證檢驗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8不服交通事故認定,能否提起訴訟
2020-12-29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怎么申請賠償
2021-01-09對方虛假數據下簽的合同有效嗎
2021-01-10承攬人擅自更換材料怎么擔責
2020-12-02拆遷安置房有什么優勢
2021-02-08海外購房與國內購房的差異有哪些
2020-11-26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1-30勞動關系轉移協議
2021-01-09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2產品質量責任保險對哪些情形負保險責任
2021-01-11建工險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1-01-15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準則
2020-12-24保險公司重大疾病理賠流程的時間
2021-03-23案例 旅游安全事故應明確旅行社責任險理賠范圍
2020-11-15